[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前处理液及前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7447.5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2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钱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乐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20 | 分类号: | C23F1/20;C23F1/36;C23G1/12;C23G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1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新能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铝合金浸入有机溶剂中超声处理,用水清洗;S2:将经步骤S1处理后的铝合金除油处理,用水清洗;S3:将经步骤S2处理后的铝合金碱蚀处理,用水清洗;S4:将经步骤S3处理后的的铝合金酸蚀处理,用水清洗;S5:将铝合金干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提高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前处理液,包括酸性除油液、碱性除油液、碱蚀溶液和酸蚀溶液。本发明有效去除铝材表面的油脂、污染物和自然氧化膜,减轻铝材的划伤、碰伤和毛刺等缺陷,提高聚合物涂层下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具有工艺简单易控制、成本较低、不损伤基材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耐腐蚀性能 用水清洗 前处理液 前处理 碱蚀 毛刺 聚合物涂层 自然氧化膜 超声处理 碱性除油 铝材表面 酸蚀溶液 有机溶剂 浸入 除油液 除油 划伤 基材 铝材 碰伤 去除 酸蚀 污染物 损伤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铝合金浸入有机溶剂中超声处理15‑30分钟后,超声波频率为40‑80kHz,超声波功率为150‑200W,用流动的去离子水清洗20‑30s;S2:将经步骤S1处理后的的铝合金浸入酸性除油液中于45‑60℃处理5‑10min,反应完成后用流动的去离子水清洗20‑30s;S3:将经步骤S2处理后的铝合金浸入碱性除油液中于45‑60℃处理3‑8min,反应完成后在60‑80℃的热水中漂洗30s‑60s,然后再用流动的去离子水漂洗30s‑60s;S4:将经步骤S3处理后的铝合金浸入含氟化物的溶液中于pH值3‑4、30‑50℃处理1‑5min,反应完成后用流动的去离子水清洗20‑30s;S5:将经步骤S4处理后的铝合金浸入碱蚀溶液中于45‑70℃处理2‑5min,反应完成后在温度为45‑55℃的热水中清洗20‑30s,再用流动的去离子水清洗20‑30s;S6:将经步骤S5处理后的铝合金浸入酸蚀溶液中于35‑60℃处理2‑5min,反应完成后用流动的去离子水清洗20‑30s;S7:将铝合金于80‑100℃干燥20‑40分钟;所述酸性除油液配方为:15‑30g/L磷酸、6‑15g/L硫酸、5‑8g/L聚天冬氨酸、3‑5g/L抗坏血酸、3‑5g/L表面活性剂,溶剂为水;所述碱性除油液配方为:15‑20g/L碳酸钠、15‑20g/L磷酸钠、10‑15g/L硅酸钠、1‑6g/L焦磷酸钠、0.5‑5g/L OP‑10乳化剂,溶剂为水;所述含氟化物的溶液配方为:25‑35g/L氟化氢铵、1‑3g/L高锰酸钾、1‑5g/L精氨酸,溶剂为水;所述碱蚀溶液配方为:20‑30g/L氢氧化钠、2‑5g/L亚硝酸钠、2‑5g/L硝酸钠、1‑3g/L硼砂、1‑3g/L硫化钠、0.5‑5g/L结垢抑制剂,溶剂为水;所述酸蚀溶液配方为:140‑170g/L硫酸、30‑60g/L硝酸,溶剂为水;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醇酰胺、磺基琥珀酸二己酯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结垢抑制剂为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庚酸钠、酒石酸钾、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乐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乐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8744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