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模拟及远场光斑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5841.5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0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芒;高世杰;曾飞;盛磊;伞晓刚;张玉良;耿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077 | 分类号: | H04B10/077;H04B10/11;H04B1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朱红玲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模拟及远场光斑检测仪,涉及一种激光载波测控与通信技术,为了实现对激光远场传输过程中的大气湍流与振动的模拟,并能够检测有湍流和无湍流条件下的激光远场光斑,评价激光发射系统的多项性能,采用湍流与振动模拟组件、远场光斑检测组件和光学组件实现了对激光远场传输过程中的大气湍流与振动的模拟,并能够检测有湍流和无湍流条件下的激光远场光斑,评价激光发射系统的多项性能。该检测仪通过软件注入实测的大气参数,使大气湍流模拟更加真实可信,可用于激光工程应用中系统的设计、装调、检测和模拟实验,节约人力物力,为激光传输设备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大气 传输 湍流 模拟 光斑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模拟及远场光斑检测仪,包括主机(11)、控制台(12)、待测系统(13)、隔振光学平台(14)、光纤发射器(16)、信标发射器(17)和光纤接收器(18);所述主机(11)与所述待测系统(13)放置在所述隔振光学平台(14)上,所述主机(11)与所述控制台(12)通过数据传输线(15)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主机(11)包括光学窗口(111)、湍流与振动模拟组件(115)、远场光斑检测组件(116)和光学组件(117);所述湍流与振动模拟组件(115)包括控制器(1151)、变形镜驱动器(1152)、变形镜(1153)、第一快反镜驱动器(1154)、第二快反镜驱动器(1155)、第一快速反射镜(1156)和第二快速反射镜(1157);所述光学组件(117)包括主镜(1171)、次镜(1172)、捕获相机(1173)、第一反射镜(1176)、第二反射镜(1177)和第三反射镜(1178);所述待测系统(13)发出的激光光束经光学窗口(111)后依次经主镜(1171)、次镜(1172)和第一反射镜(1176)反射,经第一反射镜(1176)反射的激光光束由捕获相机(1173)接收,经第一反射镜(1176)透射的激光光束经第二反射镜(1177)反射后依次经湍流与振动模拟组件(115)中的第一快速反射镜(1156)、第二快速反射镜(1157)和变形镜(1153)反射,经变形镜(1153)反射的激光光束由第三反射镜(1178)反射至所述远场光斑检测组件(116)进行检测;经第三反射镜(1178)透射的激光光束与所述光纤发射器(16)发射的光束和所述信标发射器(17)发射的光束混合后通过传输至光纤接收器(18);所述控制器(1151)根据控制台(12)输入的大气模拟参数分别控制变形镜驱动器(1152)、第一快反镜驱动器(1154)和第二快反镜驱动器(1155),实现对变形镜(1153)、第一快速反射镜(1156)和第二快速反射镜(1157)的相应控制,所述控制台(12)实时采集远场光斑检测组件(116)传输的远场光斑图像,并对采集的光斑图像进行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8584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图像传感器以及包括该图像传感器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