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硅@碳核壳结构复合球型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2284.3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3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张知涛;王明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聚能仁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石墨/硅@碳核壳结构复合球型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本发明能够抑制硅在脱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获得较高的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复合负极材料内核为球型石墨/硅骨架前躯体,外壳为无定形热解碳或类石墨碳材料包覆层;纳米或微米硅嵌入到鳞片石墨夹缝中形成石墨骨架,利用石墨骨架的机械特性抑制硅在脱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然后按纳米或微米硅为3wt%~20wt%,鳞片石墨为50wt%~80wt%,无定形热解碳或类石墨碳为10wt%~40wt%,通过混合造粒形成球型骨架,再通过表面包覆,形成包覆在石墨/硅表面的无定形热解碳或类石墨碳球型的复合导电炭网结构。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碳核壳 结构 复合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石墨/硅@碳核壳结构复合球型负极材料,包括纳米或微米硅、鳞片石墨和无定形热解碳或类石墨碳材料包覆层,其特征在于:核壳结构球型石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内核为球型石墨/硅骨架前躯体,外壳为无定形热解碳或类石墨碳材料包覆层;纳米或微米硅嵌入在鳞片石墨表面或嵌入到鳞片石墨夹缝中形成石墨骨架,在其表面形成稳定SEI膜,利用石墨骨架的机械特性抑制硅在脱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然后按质量百分比,纳米或微米硅为3wt%~20wt%,鳞片石墨为50wt%~80wt%,为硅提供连续立体网状结构的无定形热解碳或类石墨碳为10wt%~40wt%,通过混合造粒形成球型骨架,再通过表面包覆,形成包覆在石墨/硅表面的无定形热解碳或类石墨碳球型的复合导电炭网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聚能仁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聚能仁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7228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