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五轴双转台在线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9400.6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9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笑江;吴继春;刘金刚;周鹏;易思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04 | 分类号: | G05B19/4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黄美玲;宁星耀 |
地址: | 4111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五轴双转台在线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输入两个编程点P0,P1,求后置处理点P′0、P′1;求P′0和P′1的线性中点;求取编程点P0,P1的线性中点Pmid,求后置处理中点P′mid,求最大误差向量;求密化插值的中间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五轴双 转台 在线 非线性 误差 补偿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五轴双转台在线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于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输入两个编程点P0,P1;基于五轴双转台机床,求出与编程点P0相对应的后置处理点P0′,以及与编程点P1相对应的后置处理点P1′;p′0、P1′分别代表后置处理的两个端点;求出P0′和P1′的线性中点,即
同时求取编程点P0,P1的线性中点Pmid,即(P0+P1)/2,然后求线性中点Pmid的后置处理中点P′mid,利用以下向量公式求出最大误差向量
最大误差向量
设定变量a=1;步骤2:机床根据型号不同,自带不同的插补函数,将两编程点P0,P1代入插补函数中,利用插补函数求出密化插值的中间点
步骤3:比较
与
的模长大小,如果
比
小,则继续步骤4;如果
比
大,则令点
然后转入步骤9;步骤4:求与
相对应的后置处理点
步骤5:求取与
相对应的误差补偿向量
步骤6:将后置处理点
加上误差补偿向量
得到修正后的点
即
步骤7:求取修正后的点
的误差
步骤8: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误差上限,将算出来的误差
与误差上限比较:若修正后的点的误差小于误差上限,则继续步骤9;否则,将T/2重新赋值给T后,T为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的插补周期,再返回步骤2;步骤9:判断λa是否等于1:如果λa不等于1,则机床根据修正后的
进行插补,实现对机床刀具运动轨迹的控制,然后将a+1后重新赋值给a,再返回步骤2;如果λa等于1,则跳出循环,机床自动结束插补;所述步骤1中,后置处理点P0′、P1′通过如下逆运动学建模所得公式(1)计算得到:
式中,Px、Px、Py、Pz、Ux、Uy、Uz分别表示刀尖位置的X,Y,Z值、刀轴矢量X,Y,Z值;编程点P0、P1各对应一组(Px、Py、Pz、Ux、Uy、Uz);后置处理点P0′通过一组(X,Y,Z,θA,θC)表示,后置处理点P1′通过另一组(X,Y,Z,θA,θC)表示;X,Y,Z为后置处理点的坐标位置,θA,θC分别表示两旋转轴的角度坐标;所述步骤2中,密化插值的中间点
为
a为变量,取值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v: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的插补速度,T: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的插补周期;L表示刀具有效长度;所述步骤5中,与
相对应的误差补偿向量
根据公式
求得,
为最大误差向量,a≥1;v: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的插补速度,T: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的插补周期;L表示刀具有效长度;所述步骤7中,求取修正后的点
的误差
时,将修正后的点
带入误差公式(5)中,即可得到修正后的点
的误差![]()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6940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