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拱套拱的双连拱进洞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5154.9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董高峰;薛永锋;程卫峰;易欣;李非;华新荣;昝向征;李玉宏;王传嘉;张兵兵;高瑜;谢延;秦风伟;张利宾;沙千里;王亮;董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2;E21D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拱套拱的双连拱进洞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中导洞临时套拱施工:在中导洞的洞口处施工临时套拱;二、中导洞开挖与正洞套拱平行施工:对中导洞进行开挖,同步对两个正洞套拱施工;三、中导洞洞内中隔墙与正洞管棚支护平行施工:对中隔墙施工,同步对两个隧道主洞进行管棚支护施工;四、正洞套拱临时支撑点转换及中导洞临时套拱拆除:将两个正洞套拱的内侧均支撑于下部隔墙上,再将临时套拱拆除。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利用中导洞临时套拱提供正洞套拱临时支撑点,提供充足作业空间,提高工效,缩短工期,并能对洞口边坡起支撑加固作用,避免中导洞由于爆破对边坡扰动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拱套拱 双连 进洞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拱套拱的双连拱进洞施工方法,所施工双连拱隧道包括以中隔墙为界的左右两个隧道主洞(2),所述中隔墙位于中导洞(3)内,其特征在于,对所施工双连拱隧道进行进洞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中导洞临时套拱施工:在中导洞(3)的洞口处施工一个临时套拱(4);所述临时套拱(4)的结构与中导洞(3)的横截面结构相同;步骤二、中导洞开挖与正洞套拱平行施工:步骤一中所述临时套拱(4)施工完成后,沿所施工双连拱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对中导洞(3)进行开挖,并对开挖成型的中导洞(3)同步进行初期支护,获得中导洞初期支护结构(16);对中导洞(3)进行开挖过程中,同步对两个所述隧道主洞(2)洞口处的正洞套拱(5)分别进行施工;两个所述正洞套拱(5)分别位于临时套拱(4)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正洞套拱(5)的内侧均支撑于临时套拱(4)上;步骤三、中导洞(3)洞内中隔墙与正洞管棚支护平行施工:步骤二中所述中导洞(3)开挖完成后,沿所施工双连拱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后向前对位于临时套拱(4)前侧的所述中隔墙进行施工;对所述中隔墙进行施工过程中,利用步骤二中施工完成的两个所述正洞套拱(5),同步对两个所述隧道主洞(2)分别进行管棚支护施工;步骤四、正洞套拱临时支撑点转换及中导洞临时套拱拆除:对位于临时套拱(4)内侧中部的下部隔墙(1)进行施工,所述下部隔墙(1)位于步骤三中所述中隔墙后侧且二者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下部隔墙(1)的高度低于所述中隔墙的高度;待下部隔墙(1)施工完成后,将步骤二中两个所述正洞套拱(5)的内侧均支撑于下部隔墙(1)上,再将步骤一中所述临时套拱(4)拆除;步骤一中进行中导洞临时套拱施工之前,先按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测量,测设出所述中隔墙和左右两个所述隧道主洞(2)在隧道洞口处的外围边线以及所述中隔墙和左右两个所述隧道主洞(2)的中心线;步骤二中对中导洞(3)进行开挖时,按照全断面开挖法进行开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5515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课堂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媒体智能互动教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