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滤频反射镜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8173.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1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涛;韩宇宏;宋二彪;王丹;李保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28 | 分类号: | G02B27/28;G02F1/35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滤频反射镜的方法及设备。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平面反射镜不具备频率筛选功能、利用谐振腔技术进行频率选择存在的系统复杂和操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频反射镜的实现方法,将两束频率、偏振和功率相同的耦合光对向共线穿过热碱金属原子汽室,在热碱金属原子汽室内形成驻波;将另一束频率连续变化的信号光相对耦合光方向以小于0.6°的入射角入射穿过热碱金属原子汽室;频率满足双光子共振跃迁条件的信号光与耦合光产生四波混频效应,反向产生一束与信号光频率相同的四波混频信号反射光,入射的其他频率成分的信号光沿原入射方向穿过热碱金属原子汽室,从而实现滤频反射镜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反射 方法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构建滤频反射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所述滤频反射镜由第一偏振分光棱镜(5)、第二偏振分光棱镜(8)、热碱金属原子汽室(9)和第一45°全反镜(15)构成;在热碱金属原子汽室(9)两侧的光路入射口处分别设置第一偏振分光棱镜(5)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8),在第一偏振分光棱镜(5)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8)任意一侧的光路入射口处设置第一45°全反镜(15)使信号光相对耦合光方向能以小于0.6°的入射角入射穿过热碱金属原子汽室(9);2)将两束频率、偏振和功率相同的耦合光分别经第一偏振分光棱镜(5)、第二偏振分光棱镜(8)反射后对向共线穿过热碱金属原子汽室(9),在热碱金属原子汽室(9)内形成驻波;将另一束频率连续变化的信号光经第一45°全反镜(15)反射后相对耦合光方向以小于0.6°的入射角入射穿过热碱金属原子汽室(9);当信号光频率扫描至和耦合光的频率满足双光子共振跃迁条件时,产生四波混频效应,同时反向产生一束与此时的信号光频率相同的四波混频信号光,该四波混频信号光反向发射的方向与耦合光方向形成的反射角和信号光相对于耦合光的入射角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入射的与耦合光频率满足双光子共振条件的频率的信号光以外的其他频率的信号光沿原入射方向穿过热碱金属原子汽室(9),从而实现滤频反射镜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9817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