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循环经向弹力纬向排列乱管布的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97998.2 申请日: 2017-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6958068B 公开(公告)日: 2018-04-03
发明(设计)人: 佟昀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D03D3/02 分类号: D03D3/02;D03D13/00;D03D15/00;D03D15/08;D06M15/333;D06M13/03;D06M13/02;D06M13/292
代理公司: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代理人: 徐激波
地址: 226000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循环经向弹力纬向排列乱管布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织物规格设计——纹样意匠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工艺。本发明中的弹力乱管布属于夏季女裙装和上衣时装面料,要求质地轻薄细腻致密、色彩淡雅、穿着舒适透气、富有弹性、外观新颖,具有断续的纬向起伏的管状装饰效应,体现织物细腻中略带粗犷,并具有柔、滑、弹的独特风格,形成独特的弹力泡皱效果。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循环 弹力 排列 乱管布 生产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大循环经向弹力纬向排列乱管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织物规格设计——纹样意匠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工艺;其中,所述纹样意匠设计中,纹样设计是由纬向管子与不起管的平纹间隔排列组成,综合考虑纬管断续排列的随机性、疏密相间的美观性、布面的平整性以及经向缩率的控制需要,合理安排管子的长度、宽度、与不起管的平纹的比例,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a.纬管组织:纬管组织依靠背面的经浮长线的弹性起到使布面正面凸起,呈纬管状立体效果和赋予织物经向拉伸弹力的作用;b.平纹组织:纬管之间的平纹组织由于交织点多,经纱受到束缚不易收缩,从而起到稳定布面,防止收缩,增加布面平整的作用;c.管子宽度、管间距及相应根数:管子宽度过窄或管子在经向排列过于稀疏则管子的凸起效应不明显,弹力也弱,反之,管子宽度过宽、经向分布的纬管过于密集则管间平纹区域变窄,布面经向收缩大且布面不易平整;由于织物下机后纬向管子会在弹力作用下收缩凸起,并变窄,不易测量,则须以管子的展开宽度为基准计算起管纬纱根数;d.管子重叠:相邻管子重叠,不是指管子真正彼此覆盖,而是侧向投影重叠,重叠处管子较为密集,因而重叠的投影长度所占比例小,不超过单管长度1/4,保证布面整体受力的均衡性;e.纬管排列:不同管子的排列规律取决于最大综页数,而多臂织机的综页数最大为16页,每个管子所需综页数为1页,管子间不起管的平纹地需要2页综,同时也要考虑布边组织和降低织造难度;由于纹样较为复杂纹版较长、穿综多变,CAD纹样设计图由长短不一、数量不同,位置错落的六种管子组成,即A,B,C,D,E,F,考虑管子重叠和平纹地,共需10页综:自上而下乱管排列为A,B,C,A,B,D,A,E,F,即3根A管、2根B管,C、D、E、F管各1根错落排列;f.每循环根数:每循环经纱根数:弹力经纱与普通经纱排列比=1:2,最宽处为两根B管;每循环经纱根数=每根B管经纱根数×2+两管之间相距经纱根数+两管头尾相距经纱根数;每循环循环纬纱根数:每管纬纱根数为6根,而各个纬管相距为16纬,A管3根、B管2根,其余C、D、E、F各一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9799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