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墩顶转体法施工连续梁可重复使用球铰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5421.1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苏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墩顶转体法施工连续梁可重复使用球铰施工工法,包含以下步骤施工前准备工作;球铰及转盘施工;转体;顶落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能够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施工成本;本发明操作简单、便捷;本发明对于现场施工作业面要求不大,不影响其他作业面的施工。 | ||
搜索关键词: | 转体 施工 连续 重复使用 | ||
【主权项】:
墩顶转体法施工连续梁可重复使用球铰施工工法,用于大跨度桥梁施工,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施工前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转体结构体系设计;所述转体结构包括钢球铰、用于钢球铰支持的支撑腿、上转盘、下转盘、转体牵引力系统、助推系统、轴线微调系统、顶梁系统,用于顶梁系统临时辅助平衡的顶梁系统临时辅助横向平衡系统;步骤S12:球铰构造设计;所述球铰包括设置有凹球面的下球铰、上球铰、中心销轴、中心销轴套筒、钢垫板、预埋钢板、上套筒、下套筒、上锚栓以及下锚栓;步骤S13:转体牵引体系、辅助设备、测量检测仪器设备以及顶落梁设备的选择;所述转体牵引体系包括千斤顶、牵引索、反力架以及锚固段;所述转体辅助设备包括千斤顶、泵站、主控台以及电动油泵;所述测量检测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水准仪和检测专用电脑;所述顶落梁设备包括千斤顶、电动油泵以及百分表;步骤S14:通过以上步骤,计算转体牵引力系统中的球铰转动摩擦力弯矩和转体牵引力;所述球铰转动摩擦力弯矩的计算公式为:M=∫μ×σ×dA×r=(2π×μ×R×W/3)式中,R‑球铰平面半径;W‑转体总重量;μ‑球铰摩擦系数;启动时静摩擦系数按μ静=0.1;转动过程中的动摩擦系数按μ动=0.06;所述转体牵引力计算公式为:T=2/3×(R×W×μ)/D+N×μ×R撑/D;式中,D‑转台直径;N‑转体时支撑腿最大支撑;R撑‑支腿半径;步骤S2:球铰及转盘施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下转盘预埋件安装;步骤S2:下球铰安装;首先将下锚栓穿过下球铰的锚栓孔与下套筒连接,将下套筒的上端插入下球铰的锚栓孔中并旋紧下锚栓;调整下球铰的水平,并使下球铰底模高出桥墩面约30mm,找正球铰纵横中线位置;使用灌浆料灌溉下套筒预留口及墩顶与下球铰之间的空隙。步骤S23:滑块安装;所述滑块为聚四氟乙烯滑块;步骤S24:上球铰安装;步骤S25:上球铰与梁的锚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51:将预埋钢板焊接在上套筒上;步骤S252:将上锚栓、预埋钢板、钢垫块以及上球铰连接紧固;步骤S3:转体;步骤S4:顶落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41:施工准备;步骤S42:顶落梁施工;步骤S421:顶升落梁;使用四台千斤顶同时顶升,将千斤顶加压顶住梁底,观察百分表读数的变化,当百分表开始有规律的转动时进行读数记录;同时控制顶升的速度,每顶升2mm为一个程序,直至顶升程序完成;步骤S42:顶升到位后,将支撑腿与下滑道间的空隙塞紧;步骤S423:将球铰取出,同时施工支座砂浆垫层,完成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7542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防止高架桥沉降的辅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