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高效无障碍分流车道式交通道口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4143.8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4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民;纪金豹;蒋华戈;周宏宇;王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高效无障碍分流车道式交通道口,属于交通运输领域。本发明的道口包括主路和辅路,实现机动车直行不减速、转弯不停车,行人和非机动车不绕路,辅路行人、辅路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通行不交叉,实现交通全部参与者都能够安全高效无障碍参与交通。设立转弯分流车道,在距离道口适当距离前把转弯和掉头车流吸纳到左转弯和掉头分流车道上,减少主路和道口的车流压力,大大降低道口拥堵概率;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出口驶向不同分流车道的车流空间隔离;所有的主路、分流车道、左转弯或掉头匝道、行人和非机动车道彼此间平面不交叉,在道口处主路和辅路交通相互隔离互不干扰,把由于道口交叉带来的交通事故发生概率降为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高效 障碍 分流 车道 交通 道口 | ||
【主权项】:
1.一种安全高效无障碍分流车道式交通道口,其特征在于:道口包括主路和辅路,主路包括:A向右转弯去往D向分流车道出口(1)、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进入A向入口(2)、左转弯或掉头匝道离开A向出口(3)、左转弯或掉头匝道进入A向入口(4)、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离开A向出口(5)、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第1转向点(6)、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第2转向点(7)、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沿B向从地下横穿AC主路和辅路的地下通道入口(8)、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沿B向从地下横穿AC主路和辅路的地下通道出口(9)、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第3转向点(10)、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第4转向点(11)、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进入C向入口(12)、左转弯或掉头匝道离开C向出口(13)、左转弯或掉头匝道进入C向入口(14)、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离开C向出口(15)、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第5转向点(16)、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第6转向点(17)、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沿D向从地下横穿AC主路和辅路的地下通道入口(18)、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沿D向从地下横穿AC主路和辅路的地下通道出口(19)、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第7转向点(20)、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第8转向点(21)、左转弯或掉头匝道进入B向入口(22)、C向右转弯进入B向分流车道入口(23)、A向右转弯分流车道第1转向点(24)、A向右转弯进入D向分流车道入口(25)、左转弯或掉头匝道离开B向出口(26)、B向直行过桥入桥点(27)、B向直行过桥出桥点(28)、B向右转弯去往A向分流车道出口(29)、B向右转弯分流车道第1转向点(30)、B向右转弯分流车道第2转向点(31)、左转弯或掉头匝道进入D向入口(32)、C向右转弯去往B向分流车道出口(33)、C向右转弯分流车道第1转向点(34)、C向右转弯分流车道第2转向点(35)、左转弯或掉头匝道离开D向出口(36)、D向直行过桥入桥点(37)、D向直行过桥出桥点(38)、B向右转弯进入A向分流车道入口(39)、D向右转弯去往C向分流车道出口(40)、D向右转弯分流车道第1转向点(41)、D向右转弯分流车道第2转向点(42)、D向右转弯进入C向分流车道入口(43)、A向右转弯分流车道第2转向点(44)、A向直行车道、A向右转弯分流车道、A向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左转弯或掉头离开A向匝道、B向直行车道、B向右转弯分流车道、左转弯或掉头离开B向匝道、C向直行车道、C向右转弯分流车道、C向左转弯或掉头分流车道、左转弯或掉头离开C向匝道、D向直行车道、D向右转弯分流车道、左转弯或掉头离开D向匝道、桥梁、其中A向直行车道和对向的B向直行车道构成AC主路,B向直行车道和对向的D向直行车道构成BD主路,AC主路和BD主路相交叉形成道口,BD主路上的桥梁在道口跨越AC主路;在AC主路、BD主路的两侧设非机动车道路辅路,包括行人和非机动车A向直行第1地下通道入口(45)、行人和非机动车A向直行第1地下通道出口(46)、行人和非机动车A向右转弯离开A向出口(47)、行人和非机动车A向直行第2地下通道入口(48)、非机动车A向掉头地下通道入口(49)、行人和非机动车A向直行第2地下通道出口(50)、非主路机动车道路去往主路出口(51)、去往主路机动车分流车道第1转向点(52)、行人和非机动车A向直行第3地下通道入口(53)、行人和非机动车A向掉头地下通道出口(54)、行人和非机动车A向直行第3地下通道出口(55)、行人和非机动车B向右转弯进入A向入口56、行人和非机动车A向直行第4地下通道入口(57)、行人和非机动车A向直行第4地下通道出口(58)、行人和非机动车A向右转弯进入D向入口(59)、行人和非机动车D向直行第3地下通道入口(60)、行人和非机动车D向直行第3地下通道出口(61)、去往主路机动车分流车道第2转向点(62)、主路入口(63)、行人和非机动车D向掉头地下通道出口(64)、行人和非机动车B向直行第2地下通道出口(65)、行人和非机动车C向右转弯进入B向入口(66)、行人和非机动车B向直行第3地下通道入口(67)、行人和非机动车B向直行第3地下通道出口(68)、行人和非机动车A向掉头地下通道出口(69)、行人和非机动车C向直行第3地下通道出口(70)、行人和非机动车D向右转弯进入C向入口(71)、行人和非机动车C向直行第4地下通道入口(72)、行人和非机动车C向直行第4地下通道出口(73)、行人和非机动车B向直行第1地下通道入口(74)、行人和非机动车B向直行第1地下通道出口(75)、行人和非机动车B向右转弯离开B向出口(76)、行人和非机动车B向直行第2地下通道入口(77)、行人和非机动车B向掉头地下通道入口(78)、非主路机动车道路过去往主路机动车分流车道的地下通道入口(79)、非主路机动车道路过去往主路机动车分流车道的地下通道出口(80)、行人和非机动车C向直行第3地下通道入口(81)、行人和非机动车B向掉头地下通道出口(82)、行人和非机动车D向直行第2地下通道出口(83)、行人和非机动车C向直行第1地下通道入口(84)、行人和非机动车C向直行第1地下通道出口(85)、行人和非机动车C向右转弯离开C向出口(86)、行人和非机动车C向直行第2地下通道入口(87)、行人和非机动车C向掉头地下通道入口(88)、行人和非机动车C向直行第2地下通道出口(89)、行人和非机动车过去往主路机动车分流车道的地下通道入口(90)、行人和非机动车过去往主路机动车分流车道的地下通道出口(91)、行人和非机动车D向直行第1地下通道入口(92)、行人和非机动车D向直行第1地下通道出口(93)、行人和非机动车D向右转弯离开D向出口(94)、行人和非机动车D向直行第2地下通道入口(95)、行人和非机动车D向掉头地下通道入口(96)、行人过街天桥上下桥点(97)、行人过街天桥上下桥点(98)、行人过街天桥上下桥点(99)、行人过街天桥上下桥点(100)、行人过街天桥节点(101)、行人过街天桥节点(102)、行人过街天桥节点(103)、行人过街天桥节点(104)、主路去往非主路机动车道路出口(105)、主路去往非主路机动车道路分流车道第1转向点(106)、主路去往非主路机动车道路分流车道第2转向点(107)、非主路机动车道路入口(108)、非主路机动车道路过主路去往非主路机动车道路分流车道的地下通道入口(109)、非主路机动车道路过主路去往非主路机动车道路分流车道的地下通道出口(110)、行人和非机动车过主路去往非主路机动车道路分流车道的地下通道入口(111)、行人和非机动车过主路去往非主路机动车道路分流车道的地下通道出口(112)、A向非机动车直行道路、A向非机动车右转弯匝道、行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弯或掉头第1地下通道、B向非机动车直行道路、B向非机动车右转弯匝道、行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弯或掉头第2地下通道、C向非机动车直行道路、C向非机动车右转弯匝道、行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弯或掉头第3地下通道、D向非机动车直行道路、D向非机动车右转弯匝道、行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弯或掉头第4地下通道、设在桥梁下的行人过街天桥(113)、主路去往非主路机动车道路分流车道、非主路机动车道路过主路去往非主路机动车道路分流车道的地下通道、行人和非机动车过主路去往非主路机动车道路分流车道的地下通道、去往主路机动车分流车道、非主路机动车道路过去往主路机动车分流车道的地下通道、行人和非机动车过去往主路机动车分流车道的地下通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7414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转盘送料的立式注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