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重构的配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5257.3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7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魏炜;龚思宇;罗凤章;闫新刚;赵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重构的配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设定电压偏差限值和线路载流量限值的S1阶段;由电网控制系统判断配电网当前的运行方式是否能支持分布式电源消纳的S2阶段;采用粒子群算法对配电网进行重构的S3阶段;该基于网络重构的配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可再生电源的利用率,降低化石能源发电比例,促进电能的清洁化,提高配电网中分布式发电的渗透率,还能保证配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配电网 可再生能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网络重构的配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1)设定电压偏差限值和线路载流量限值的S1阶段:在此阶段,根据实际配电网所用线型和电网规范设定配电网中的电压偏差限值和线路载流量限值,然后进入S2阶段;2)判断配电网当前的运行方式是否能支持分布式电源消纳的S2阶段:在此阶段,由电网控制系统判断配电网当前的运行方式是否能支持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若判断为“是”,则继续判断;否则,进入S3阶段;3)对配电网进行重构的S3阶段:在此阶段,以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出力调整量最小为目标,利用粒子群算法对配电网进行重构;所述的步骤3)中利用粒子群算法对配电网进行重构的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a)确定对配电网重构时所采用的粒子群算法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包括辐射状网络约束、潮流约束、节点电压约束、支路电流约束和分布式电源出力约束;b)随机生成粒子群算法中的初始群体,初始群体中包含多个个体,每个个体表示为[S,P],S代表开关状态,包括联络开关状态和分段开关状态,P代表分布式电源出力;c)根据群体中的开关信息确定配电网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分布式电源出力信息进行潮流计算得到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值、配电网中各支路流过的电流值和分布式电源出力值,根据潮流计算后得到的各节点的电压值、各支路流过的电流值和分布式电源出力值计算出个体适应度函数值;d)判断步骤c)中确定的配电网网络拓扑结构是否为辐射状网络;e)将步骤d)中辐射状网络判断结果以罚函数的形式加入到上述个体适应度函数值中,若步骤d)中判断结果为辐射状网络,则对个体适应度函数值加零,若步骤d)中判断结果不是辐射状网络,则在个体适应度函数值基础上减一个不小于5000的常数;最后筛选出适应度函数值最大的个体,然后进入步骤f);f)判断步骤e)的个体是否满足收敛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进入步骤g);g)对步骤b)中生成的所有个体进行数据更新,然后进入步骤c);h)判断符合收敛条件的个体数是否为1,若判断结果为“是”,输出符合收敛条件的个体,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输出适应度函数值最大的个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525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