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等静压高纯石墨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1175.2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俊培 |
主分类号: | C01B32/205 | 分类号: | C01B32/2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4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等静压高纯石墨的生产工艺,所述的生产工艺包括制备原料、原料混配、制备改制沥青、预混、轧制薄片、研磨、压模成型、第一次焙烧、除硬壳、第一次浸渍、第二次焙烧、第二次浸渍、第三次焙烧、第三次浸渍、石墨化、冷却出炉和分检步骤,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高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压 高纯 石墨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冷等静压高纯石墨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原料:将沥青焦、石油焦分别经过5R摆式磨粉机进行破碎,沥青焦和石油焦的颗粒度过325目筛,筛余量为1%‑5%,并分装到不同的料仓待用;步骤2:原料混配:将步骤1中得到的沥青焦和石油焦颗粒按照质量比6:4加入到捏合机均匀混合,并加热到120‑125℃保持40分钟制得混合原料;步骤3:制备改制沥青:将步骤1中制得的沥青焦颗粒经熬煮静置不小于100小时,并且将温度控制在160‑165℃下制备改制沥青;步骤4:预混:选用步骤3中制备的改制沥青和步骤2得到的混合原料按照质量比41%:40%加入到搅拌设备中混合,并搅拌均匀,其中搅拌时间为60分钟—80分钟,搅拌时的温度控制在175‑180℃;步骤5:轧制薄片:将步骤4中制备的混合物放入到炼塑机中,通过炼塑机扎制成薄片,并将扎制的薄片在温度50‑60℃环境中存放48小时,其中扎制薄片的厚度为2‑2.5mm;步骤6:研磨:将步骤5制备的薄片放入到5R摆式磨粉机中磨粉,并使颗粒通过200目筛,筛余量为25%‑30%;步骤7:压模成型:将步骤6磨成的合格粉装入橡胶袋并放入冷等压机中加压,使其密度达到1.43‑1.45g/,并在室内放置不少于48小时;步骤8:第一次焙烧:将步骤7中压制成型的混合物装炉焙烧,采用744小时曲线使得炉内温度在16小时内达到300℃,然后改为匀速升温每8小时4℃,升温至520℃保持72小时,再匀速升温每8小时24℃升温至1250℃,在高温1250℃阶段保持72小时闭火,然后将焙烧后的混合物冷却260小时且炉内温度低于80℃时出炉;步骤9:除硬壳:将步骤8得到的冷却后的混合物采用抛丸机除去表面硬壳;步骤10:第一次浸渍:将步骤9得到的除去表面硬壳的混合物放入卧式浸渍缸内进行第一次浸渍,其中浸渍增重率达到18—19%;步骤11:第二次焙烧:将第一次浸渍后的混合物装炉焙烧,采用744小时曲线使得炉内温度在16小时内达到300℃,然后改为匀速升温每8小时4℃,升温至520℃保持72小时,再匀速升温每8小时24℃升温至1250℃,在高温1250℃阶段保持72小时闭火,然后将焙烧后的混合物冷却260小时且炉内温度低于80℃时出炉;步骤12:第二次浸渍:将第二次焙烧后的混合物放入卧式浸渍缸内进行第二次浸渍,其中浸渍增重率达到13—14%;步骤13:第三次焙烧:将第二次浸渍后的混合物装炉焙烧,采用744小时曲线使得炉内温度在16小时内达到300℃,然后改为匀速升温每8小时4℃,升温至520℃保持72小时,再匀速升温每8小时24℃升温至1250℃,在高温1250℃阶段保持72小时闭火,然后将焙烧后的混合物冷却260小时且炉内温度低于80℃时出炉;步骤14:第三次浸渍:将第三次焙烧后的混合物放入卧式浸渍缸内进行第三次浸渍,其中浸渍增重率达到9—10%;步骤15:石墨化:将步骤14得到的混合物放入到艾奇逊炉内石墨化,并使产品温度达到2800‑2900℃;步骤16:冷却出炉:将步骤15得到的石墨化的产品出炉并冷却;步骤17:分检:对步骤16得到的产品进行分检,得到合格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俊培,未经韩俊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3117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芯套芯浇注工艺的分体芯模及其浇注方法
- 下一篇:组合式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