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相色谱仪用真空进样装置的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8252.9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彦;兰晓华;刘聪;刘显坤;唐彬;张百甫;王梓;游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16 | 分类号: | G01N30/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色谱仪用真空进样装置的应用方法,该应用方法使用的真空进样装置中的标准气体气瓶和样品容器通过气管分别与气相色谱仪的进气口连接,真空泵通过气管与气相色谱仪的排气口连接;气管上安装有测量气管内的气压值的压力传感器和测量气管内的真空度的真空计;还安装有测量环境温度值的温度传感器。该真空进样装置改善了气相色谱仪传统的阀进样方式,避免了环境空气对被测样品气体的污染,利用该真空进样装置发展的进样方法有效提高了样品气体中各组分尤其是微量氧、氮组分的定量分析精度;避免了气相色谱仪检测器响应过载或响应过低,扩大了气相色谱仪检测器响应线性范围,减小了分析误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谱仪 真空 装置 应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气相色谱仪用真空进样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的真空进样装置包括标准气体气瓶(1)、样品容器(2)、气相色谱仪(12)和真空泵(18),标准气体气瓶(1)和样品容器(2)通过气管分别与气相色谱仪(12)的进气口连接,真空泵(18)通过气管与气相色谱仪(12)的排气口连接;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测量环境温度值,温度值通过温度显示仪表(7)读数;所述的气管上通过压力传感器阀(11)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0),测量气管内的气压值,气压值通过压力显示仪表(9)读数;所述的气管上通过真空计阀(14)连接有真空计(15),测量气管内的真空度,真空度通过真空显示仪表(16)读数;所述的气相色谱仪(12)的排气口上连接有放空阀(13);所述的标准气体气瓶(1)和气管之间串联安装有减压阀(3)和标气阀(5);所述的样品容器(2)和气管之间串联安装有过滤器(4)和样气阀(6);所述的真空泵(18)和气管之间串联安装有抽真空阀(17)和波纹管;第一种气相色谱仪用真空进样装置的应用方法,该应用方法用于测量样品气体的纯度,包括以下步骤:1a.打开压力传感器阀(11)、真空计阀(14),从压力显示仪表(9)、真空显示仪表(16)和温度显示仪表(7)上获得气压值、真空度和温度值;1b.关闭标气阀(5)、抽真空阀(17)和放空阀(13);1c.启动真空泵(18),依次打开抽真空阀(17)和样气阀(6),开始抽真空;1d.当真空显示仪表(16)读数低于5Pa后,关闭抽真空阀(17),打开样品容器(2)开关直至所需的样品气体进入气管后关闭样品容器(2)开关,再次打开抽真空阀(17)抽真空;1e.重复步骤1d的过程5‑10次;1f.打开样品容器(2)开关,根据压力显示仪表(9)的读数,调节样品容器(2)开关和样气阀(6),直至压力显示仪表(9)的读数达到所需进样压力后,关闭样品容器(2)开关;1g.通过气相色谱仪(12)测量分析样品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浓度;第二种气相色谱仪用真空进样装置的应用方法,该应用方法用于测量标准气体,包括以下步骤:2a.打开压力传感器阀(11)、真空计阀(14),从压力显示仪表(9)、真空显示仪表(16)和温度显示仪表(7)上获得气压值、真空度和温度值;2b.关闭样气阀(6)和抽真空阀(17),打开标准气体气瓶(1)开关、标气阀(5)和放空阀(13),调节减压阀(3),使用标准气体吹扫3‑5min;2c.关闭标气阀(5)和放空阀(13),启动真空泵(18),打开抽真空阀(17),开始抽真空;2d.当真空显示仪表(16)读数低于5Pa后,关闭抽真空阀(17),打开标气阀(5),调节减压阀(3),直至压力显示仪表(9)的读数达到约100kPa后关闭标气阀(5),再次打开抽真空阀(17)抽真空;2e.重复步骤2d的过程5‑10次;2f.打开标气阀(5)开关,根据压力显示仪表(9)的读数,调节减压阀(3),直至压力显示仪表(9)的读数达到所需进样压力后,关闭标气阀(5);2g.通过气相色谱仪(12)测量分析标准气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2825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