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型车轮钢圈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4680.4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6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楚神驰车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21/10;C22C1/10;B22C9/24;B22D18/04;B60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4412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型车轮钢圈的制备工艺,将镁、锌、铬、硅与钛材料按照熔点由高到低依次加入到熔炼炉中进行熔炼,再向熔炼炉中按照熔点由高到低依次加入铁、镍、铜与锰,并均匀混合后进行熔炼,将铝原料放入到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后的合金溶液浇注到处理后的车轮钢圈模具中,待合金溶液初步形成后进行压铸成型,对车轮钢圈的重量、强度与抗压性进行检测,合格后,即为车轮钢圈成品。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材料内部组织形态,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并减少了维护成本,能够提高钢圈的抗压性与其自身的强度,从而提高了车轮钢圈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车轮 钢圈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强化型车轮钢圈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镁4‑9份、铁2‑6份、锌7‑13份、硅2‑6份、钛10‑15份、镍3‑6份、铬7‑14份、铜4‑8份、锰1‑3份与铝75‑95份;S2:将S1中需要的各组分原料称重,且称重过程中产生的重量误差应小于千分之三,需保证配比合格;S3:准备原料融化所需要使用的熔炼炉,并且将熔炼炉中残留的残渣清理干净,且清理次数不少于4次,避免熔炼炉中的残渣度熔炼造成影响,清洗后对其进行烘干处理,然后给熔炼炉预热,且预热温度为150‑240摄氏度,预热时间为20‑45分钟,以防止在高温熔炼后对熔炼炉造成损坏;S4:将S1中的镁、锌、铬、硅与钛材料按照熔点由高到低依次加入到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100‑1200摄氏度,待熔炼时间为5‑10分钟后,再向熔炼炉中按照熔点由高到低依次加入铁、镍、铜与锰,并均匀混合后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400‑1600摄氏度,待熔炼时间为4‑8分钟后,将铝原料放入到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控制在800‑1000摄氏度,熔炼时间为10‑18分钟,完成后放入保温炉备用;S5:选取与车轮钢圈相匹配的车轮钢圈模具,并将车轮钢圈模具的表面填涂耐高温金属涂料,增加了合金溶液的流动性,且保证金属涂料的厚度为3‑6毫米;S6:将S5中处理后的车轮钢圈模具通过高温加热器进行加热预热处理,车轮钢圈模具温度达到480‑600摄氏度后,并保证车轮钢圈模具各处模温保持一致,以防止受热不均;S7:将S4中熔炼后的合金溶液浇注到S6中处理后的车轮钢圈模具中,在浇注过程中保持其速率为100mL/s,且合金溶液的浇注温度为930℃‑1050℃,并且保证整个浇注过程在30s内完成;S8:将S7中的车轮钢圈模具移至低压铸造装置上,并对其进行冷却处理,待合金溶液初步形成后进行压铸成型,压铸速率在3‑6cm/s,冒口压力为0.05‑0.1MPa,压铸时间为10‑14分钟,且需保持车轮钢圈模具所受压力平稳;S9:经过低压铸造后车轮钢圈铸件由耐高温机械手取出制品,且对车轮钢圈铸件成型后材料多出的边角进行修理;S10:修理后将制造出的车轮钢圈放置到专门的检测仪器上,对车轮钢圈的重量、强度与抗压性进行检测,合格后,即为车轮钢圈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楚神驰车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楚神驰车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2468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