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裂解交流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1872.1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0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炎华;洪峰;嵇保健;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一源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裂解交流驱动器,包括整流调压电路、交流裂解核心电路和裂解反应器,所述交流裂解核心电路包括外接电源Ui、复式电平产生电路和可变升压谐振电路,通过复式电平产生电路产生出不同的电平,后经由可变升压谐振电路实现不同驱动能量级别的输出。本发明分子裂解交流驱动器实现了针对不同裂解需要不同能量级别的输出,与传统固定谐振输出装置相比,优化了能量输出形式,提升了能量利用效率,减小了谐振变压器体积,增加了分子裂解驱动器使用寿命。控制方案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高,成本低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裂解 交流 驱动器 | ||
【主权项】:
1.一种分子裂解交流驱动器,包括整流调压电路、交流裂解核心电路和裂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市电输入至整流调压电路,所述整流调压电路与交流裂解核心电路相连接,所述交流裂解核心电路与裂解反应器负载相连接,所述整流调压电路上连接有电量检测电路,所述电量检测电路依次通过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和触动电路与交流裂解核心电路相连接,所述裂解反应器上设有物理量检测电路,所述物理量检测电路与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相连接,所述交流裂解核心电路包括外接电源Ui、复式电平产生电路和可变升压谐振电路,所述复式电平产生电路包括第一储能电容C1、第二储能电容C2、第三储能电容C3;第一功率二极管D1、第二功率二极管D2;第一功率三极开关管Q1、第二功率三极开关管Q2、第三功率三极开关管Q3、第四功率三极开关管Q4、第五功率三极开关管Q5、第六功率三极开关管Q6;所述第一储能电容C1正端与输入电源Ui正端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容C1负端与第二储能电容C2正端连接,所述第二储能电容C2负端与输入电源Ui负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D1阴极与第三储能电容C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D1阳极与第二功率二极管D2阴极连接、并连接至第一储能电容C1负端,所述第二功率二极管D2阳极连接至第三储能电容C3另一端;所述第一功率三极开关管Q1漏极与输入电源Ui正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三极开关管Q1源极与第二功率三极开关管Q2漏极连接、并连接至第一功率二极管D1阴极;所述第二功率三极开关管Q2源极与第三功率三极开关管Q3漏极连接、并连接至谐振变压器原边同名端;所述第三功率三极开关管Q3源极与第四功率三极开关管Q4漏极连接、并连接至第二功率二极管D2阳极;所述第四功率三极开关管Q4源极与输入电源Ui负端连接;所述第五功率三极开关管Q5漏极与输入电源Ui正端连接,所述第五功率三极开关管Q5源极与第六功率三极开关管Q6漏极连接、并连接至谐振变压器原边非同名端;所述第六功率三极开关管Q6源极与输入电源Ui负端连接,所述可变升压谐振电路包括第七功率三极开关管Q7、第八功率三极开关管Q8、第九功率三极开关管Q9、第十功率三极开关管Q10;第三功率二极管D3、第四功率二极管D4、第五功率二极管D5、第六功率二极管D6、第七功率二极管D7、第八功率二极管D8,所述第七功率三极开关管Q7漏极与谐振变压器第一副边同名端连接,所述第七功率三极开关管Q7漏极与第五功率二极管D5阳极连接;所述第八功率三极开关管Q8源极与谐振变压器第二副边非同名端连接,所述第八功率三极开关管Q8漏极与第八功率二极管D8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功率二极管D3阳极与谐振变压器第一副边中间抽头连接,所述第三功率二极管D3阴极与第五功率二极管D5阴极连接、并连接至第六功率二极管D6阴极;所述第六功率二极管D6阳极与谐振变压器第一副边非同名端连接;所述第四功率二极管D4阴极与谐振变压器第二副边中间抽头连接,所述第四功率二极管D4阳极与第八功率二极管D8阳极连接、并连接至第七功率二极管D7阳极;所述第七功率二极管D7阴极与谐振变压器第二副边同名端连接、并连接至第六功率二极管D6阳极,作为分子裂解交流驱动器输出的一端;所述第九功率三极开关管Q9漏极与第三功率二极管D3阴极连接;所述第十功率三极开关管Q10源极与第四功率二极管D4阳极连接,所述第十功率三极开关管Q10漏极与第九功率三极开关管Q9源极连接,作为分子裂解交流驱动器输出的另一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1187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输入的混联变换器和使用其的充换电设施
- 下一篇: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