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随身定位救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7363.6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5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熊茂华;熊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B31/00 | 分类号: | A62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148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随身定位救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GPS定位器,所述的GPS定位器通过以太网与移动互联网终端相连接,所述的壳体上连接有球状气囊包,所述的球状气囊包的中部形成供人体进入的中空腔,所述的中空腔的内壁上设有供人体坐卧的气囊条,所述的气囊条与球状气囊包相连通,所述的球状气囊包上开有充气口,所述的球状气囊包的下端开口形成下口部,所述的球状气囊条的另一端与下口部之间通过可拆分结构固定连接。优点在于使用完毕后将球状气囊包进行放气,然后折叠放入到容置槽中,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方便户外人员随身携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互联网 智能 随身 定位 救护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随身定位救护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GPS定位器(2),所述的GPS定位器(2)通过以太网与移动互联网终端(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连接有球状气囊包(4),所述的球状气囊包(4)的中部形成供人体进入的中空腔(5),所述的中空腔(5)的内壁上设有供人体坐卧的气囊条(6),所述的气囊条(6)与球状气囊包(4)相连通,所述的球状气囊包(4)上开有充气口(7),所述的球状气囊包(4)的下端开口形成下口部(8),所述的球状气囊条(6)的另一端与下口部(8)之间通过可拆分结构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38736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