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齿圈齿部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8081.9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3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刚;裘旭东;祝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B22D3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16 | 代理人: | 张轶,张彪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齿圈齿部成型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转轴贯穿电机箱的左侧并延伸至机壳的内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齿圈齿部成型装置上安装模具和齿轮模块、电动机、螺纹杆和升降杆,实现了在该内齿圈齿部成型装置需要加工内齿圈的时候,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机的运行,电动机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通过螺纹传动控制升降杆的降下并进入模具的内腔,然后将金属液体倒入模具内,该内齿圈齿部成型装置,工作效率高,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齿圈齿部 成型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内齿圈齿部成型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壳(4),所述机壳(4)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5),所述电机箱(5)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6),所述电动机(6)通过转轴贯穿电机箱(5)的左侧并延伸至机壳(4)的内腔,所述电动机(6)的转轴上且位于机壳(4)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主动锥齿轮(7),所述机壳(4)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轨(11),所述外壳(10)的内腔贯穿设有升降杆(12),所述升降杆(12)通过凸台与导轨(11)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12)的底部贯穿外壳(10)的底部并延伸至外壳(10)的外部,所述机壳(4)的内腔贯穿设有螺纹杆(8),且螺纹杆(8)位于电机箱(5)的左侧,所述螺纹杆(8)的顶部贯穿机壳(4)内腔的顶部并与机壳(4)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8)的底部依次贯穿机壳(4)的底部、外壳(10)的顶部和升降杆(12)的顶部,所述螺纹杆(8)上且位于升降杆(12)内腔的一端与升降杆(12)的内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8)上且位于机壳(4)内腔的一端套设有与主动锥齿轮(7)相适配的从动锥齿轮(9),所述升降杆(12)上且位于外壳(10)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模块(13),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架(17),所述操作架(17)的内腔贯穿设有模具(14),所述模具(14)的顶部贯穿操作架(17)的顶部并延伸至操作架(17)的外部,所述模具(14)底部的右侧且位于操作架(17)内腔的一端通过铰链铰接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自锁装置(15),所述自锁装置包括挡板(151),所述挡板(151)右侧的顶部部开设有第一卡槽(154),所述挡板(151)上贯穿设有滑杆(156),所述滑杆(156)的左端贯穿挡板(151)并延伸至挡板(151)的左侧,所述滑杆(156)上且位于挡板(151)左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155),所述滑杆(156)的右端贯穿挡板(151)并延伸至第一卡槽(154)的内腔,所述滑杆(156)上且位于第一卡槽(154)内腔的一端套设有复位弹簧(157),所述滑杆(156)位于挡板(151)右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53),所述模具(14)左侧的底部开设有与卡块(153)相适配的第二卡槽(152),所述立柱(2)右侧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与电动机(6)电性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32808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形铸件用铸造模具
- 下一篇:一种轮毂模具掏料冷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