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市政道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00228.6 | 申请日: | 2016-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04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增光;施建华;赵云鹤;袁东恩;毛常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C7/32;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杨春女 |
地址: | 315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市政道路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机动车道,和位于机动车道两侧的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外侧设有人行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设有绿化隔离带;机动车道由上而下分别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液体沥青透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0cm塘渣处治层;非机动车道由上而下分别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液体沥青透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60cm塘渣处治层;人行道由上而下分别为6cm花岗岩材质地面砖层、3cm建筑水泥砂浆层、15cm水泥混凝土层、10cm碎石层、40cm塘渣处治层。具有结构稳定性高,规划合理,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道路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间的机动车道(20),和位于机动车道(20)两侧的非机动车道(21),非机动车道(21)外侧设有人行道(22),机动车道(20)和非机动车道(21)之间设有绿化隔离带(23);所述机动车道(20)由上而下分别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1)、改性乳化沥青粘层(2)、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3)、改性乳化沥青粘层(4)、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5)、液体沥青透层(6)、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70cm塘渣处治层(8);非机动车道(21)由上而下分别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9)、改性乳化沥青粘层(10)、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11)、液体沥青透层(12)、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3)、60cm塘渣处治层(14);人行道(22)由上而下分别为6cm花岗岩材质地面砖层(15)、3cm建筑水泥砂浆层(16)、15cm水泥混凝土层(17)、10cm碎石层(18)、40cm塘渣处治层(1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70022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砂浆作业设备
- 下一篇:用于停淤挡墙防护时保证交通畅通的道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