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公路泥石流沟排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65133.5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75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岗平;黄熠辉;王登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1F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公路泥石流沟排导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扩大泥石流排泄空间、减小泥石流下泄的阻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跨公路泥石流沟排导结构,该导排结构布置于原始沟谷中间,该原始沟谷的下游侧横有公路,公路底部修筑有涵洞,涵洞上方与路面之间回填石渣,石渣外侧筑有挡墙,对应于挡墙下方、在涵洞底部设有挡墙基础,在原始沟谷中修造明渠并与涵洞相衔接;所述涵洞以进洞口为起点沿洞轴线向两侧分别外扩角度Q°呈喇叭状;涵洞沿洞轴线的纵向坡i大于明渠段的纵向平均坡度;涵洞的出口端与挡墙结合部位以1N的斜坡向上延伸至当墙外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公路与泥石流沟交接部位的泥石流排导等类似工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泥石流 沟排导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跨公路泥石流沟排导结构,该结构布置于原始沟谷(4)中间,原始沟谷的下游侧横有公路(101),公路底部修筑有涵洞(2),涵洞上方与路面之间回填石渣(102),石渣外侧筑有挡墙(3),对应于挡墙下方、在涵洞(2)底部设有挡墙基础(3‑1),其特征在于:在原始沟谷(4)中修造明渠(1)并与涵洞(2)相衔接;所述涵洞(2)以进洞口为起点沿洞轴线向两侧分别外扩角度Q°呈喇叭状;涵洞(2)沿洞轴线的纵向坡i大于明渠段的纵向平均坡度;涵洞(2)的出口端与挡墙(3)结合部位以1:N的斜坡向上延伸至挡墙(3)外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66513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