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潜溢油检测水下自治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41291.8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74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杰;刘鹏;王安忆;穆为磊;王新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G8/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潜溢油检测水下自治机器人,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脉冲氙灯(1)、侧扫声呐(2)、前端浮体(3)、垂直推进器(4)、控制系统(5)、北斗模块(6)、自锁舵机(7)、后端浮体(8)、压力传感器(9)、电池(10)、超声传感器(11)、光电倍增管(12)、透光板(13)、后推进器(14)、导流罩(15)。本实用新型外形采用流线水滴型设计,侧扫声呐置于机器人身体外部、尾部采用可进行360°旋转的双推进器、底部采用多个超声传感器,具有水阻力小、续航时间长、扫描图像清晰、可快速探寻障碍物、灵活性强、推进力大、控制方便、功耗小、造价低、隐蔽性好、安全性高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溢油 检测 水下 自治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半潜溢油检测水下自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脉冲氙灯(1)、侧扫声呐(2)、前端浮体(3)、垂直推进器(4)、控制系统(5)、北斗模块(6)、自锁舵机(7)、后端浮体(8)、压力传感器(9)、电池(10)、超声传感器(11)、光电倍增管(12)、透光板(13)、后推进器(14)、导流罩(15);所述脉冲氙灯(1)用于向待检测的水域发送脉冲波,脉冲波遇到半潜溢油后反射回来,所述光电倍增管(12)接收半潜溢油反射回来的脉冲波,并将接收到的脉冲波转换成电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系统(5);所述侧扫声呐(2)位于机器人前部上方,用于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并将探测到的环境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系统(5),为水下自治机器人回避障碍、规划路径提供海域信息;所述前端浮体(3)位于机器人前部,与所述后端浮体(8)配合,在所述控制系统(5)的控制下,完成机器人水下浮力平衡调节;所述垂直推进器(4)与两个所述后推进器(14)在所述自锁舵机(7)的动力驱动下,在所述控制系统(5)的控制下,使机器人快速完成前进后退、下潜上浮、俯仰、艏摇、横滚自由度动作;所述控制系统(5)用于控制所述脉冲氙灯(1)发送脉冲波,接收所述光电倍增管(12)发送的电信号;接收所述侧扫声呐(2)传送的环境数据;控制所述前端浮体(3)和后端浮体(8)配合完成水下浮力调节;控制所述自锁舵机(7)的动力输出;控制所述垂直推进器(4)与两个所述后推进器(14)按照预定的行进路线和姿态进行动作,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9)传送的水压信号;接收所述超声传感器(11)传送的与水底距离信号,达到预定与水底距离后,停止机器人下沉;所述北斗模块(6)用于确定机器人的地理位置,并将位置信息适时发送所述控制系统(5),以及发送给远端指挥操控人员;所述压力传感器(9)用于采集机器人承受的水压,并将采集的水压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电池(10)用于机器人供电,安置在机器人下半部,降低机器人重心;所述超声传感器(11)安装于机器人前端底部,用于实时检测机器人与水底的距离,并将监测到的与水底距离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5),防止机器人触底;所述透光板(13)用于保护所述脉冲氙灯(1)、所述光电倍增管(12),所述脉冲氙灯(1)的脉冲波可穿透所述透光板(13),经半潜溢油反射回来的脉冲波可穿透所述透光板(13)至所述光电倍增管(12);所述导流罩(15)采用半球形,并与机器人外壳呈流线水滴形,减少水阻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4129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机身结构及凹槽辅助定位平台
- 下一篇:滚轮式导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