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善氧化膜质量的超声ELID复合平面磨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73551.2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97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24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凤;赵波;卞平艳;张存鹰;王晓博;陈凡;牛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4 | 分类号: | B24B1/04;B24B7/22;B24B41/047;B24B53/06;B24B41/06;B24B49/16;B24B4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改善氧化膜质量的超声ELID复合平面磨削系统,包括机床主轴系统、线修整装置、砂轮整形装置和二维超声振动系统;还包括有设置在机床主轴上的超声纵扭复合振动系统和设置在线修整装置末端的间隙调整装置和用于实时控制氧化膜状态的系统闭环控制系统;超声纵扭复合振动系统中纵扭超声振动变幅器小端设置有斜槽,且斜槽沿圆周均匀分布,斜槽与主轴轴线夹角为45°。本实用新型在立式加工中心主轴上加装超声纵扭复合振动系统,由超声振动无线传输系统将超声能量传至纵扭超声振动变幅器,其中纵扭超声振动变幅器一端开设有斜槽,实现铸铁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纵向与扭转同时振动。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氧化 质量 超声 elid 复合 平面 磨削 系统 | ||
【主权项】:
改善氧化膜质量的超声ELID复合平面磨削系统,包括设置在机床工作台(10)上的机床主轴系统(1)、设置在机床主轴(1‑1)两侧的用于实现在线电解修整砂轮的在线修整装置(4)、用于保证砂轮表面形状精度的砂轮整形装置(9)和用于实现被加工工件椭圆振动的二维超声振动系统(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机床主轴(1‑1)上的超声纵扭复合振动系统(3)和设置在线修整装置(4)末端的间隙调整装置(5)和用于实时控制氧化膜状态的系统闭环控制系统(6);超声纵扭复合振动系统(2)包括纵向振动超声振动换能器(1‑7),纵扭超声振动变幅器(1‑8)及铸铁结合剂金刚石砂轮(1‑9),所述纵扭超声振动变幅器小端设置有斜槽(1‑10),且斜槽(1‑10)沿圆周均匀分布,斜槽与主轴轴线夹角为45°;所述机床主轴系统(1)包括套设在机床主轴(1‑1)下端外面的工具头固定架(1‑4),机床主轴(1‑1)的下端部同轴连接有刀柄(1‑2),刀柄(1‑2)下端与工具头固定架(1‑4)连接;工具头固定架(1‑4)外圆周套设有通过紧固螺钉连接的上感应盘(1‑5)和下感应盘(1‑6),上感应盘(1‑5)通过正负极导线与多通道超声波发生器(8)相连,上感应盘(1‑5)外圆周设有通过紧固螺钉连接的上感应盘支撑架(1‑3),上感应盘支撑架(1‑3)通过紧固螺钉与在线修整装置(4)连接;下感应盘(1‑6)下依次设置有纵向振动超声振动换能器(1‑7),纵扭超声振动变幅器(1‑8)及铸铁结合剂金刚石砂轮(1‑9);所述的纵向振动超声振动换能器(1‑7)与纵扭超声振动变幅器(1‑8)通过双头螺柱连接上下连接,纵扭超声振动变幅器(1‑8)下端螺纹连接铸铁结合剂金刚石砂轮(1‑9);所述二维超声振动系统(3)包括固定支板(2‑1),固定支板(2‑1)上设置有直角载物板(2‑5),直角载物板(2‑5)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纵向超声振动变幅器(2‑7),一个变幅器保持架(2‑3),一个纵向超声振动换能器(2‑4);变幅器保持架(2‑3)通过紧固螺钉垂直固定于固定支板(2‑1),纵向超声振动变幅器(2‑7)通过法兰盘及螺钉固定在变幅器保持架(2‑3)上,直角载物板(2‑5)与纵向超声振动变幅器(2‑7)以双头螺柱同轴向连接,纵向超声振动变幅器(2‑7)与纵向超声振动换能器(2‑4)通过双头螺柱相连接;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5)包括通过紧固螺钉水平固定设置在阴极支撑架(4‑4)末端绝缘板(4‑5)两侧的高分辨率混合式步进电机(5‑1)和滑动摩擦矩形导轨(5‑2), 高分辨率混合式步进电机(5‑1)放置在远离铸铁结合剂金刚石砂轮(1‑9)的一侧,滑动摩擦矩形导轨(5‑2)放置在靠近铸铁结合剂金刚石砂轮(1‑9)一侧;滑动摩擦矩形导轨(5‑2)上滑动设置有塑胶滑台(5‑3),所述的塑胶滑台(5‑3)上固定设置有螺母(5‑6),高分辨率混合式步进电机(5‑1)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与螺母(5‑6)滑动配合的滚珠丝杠(5‑7),激光位移传感器位于铜电极(5‑4)几何中心且位置正对加工中心主轴(1‑1)中心线处设置的孔洞中;所述塑胶滑台(5‑3)末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塑胶半套(5‑5)和铜电极(5‑4),保证铜电极(5‑4)母线与铸铁结合剂金刚石砂轮(1‑9)轴线的平行度,所述的铜电极(5‑4)几何形状为三分之一环形截面的柱体;所述的铜电极(5‑4)几何中心且位置正对加工中心主轴(1‑1)中心线处设置有孔洞,孔洞用于放置激光位移传感器和可视传感器;所述的闭环控制系统(6)包括分别用于搜集动态磨削过程中回路中电流和电压实时变化值的霍尔电流传感器、霍尔电压传感器,用于测量动态磨削过程中三向磨削力实时变化的Kislter三向测力仪(12),用于测量铸铁结合剂金刚石砂轮(1‑9)与铜电极(5‑4)间距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氧化膜表面实时形貌特征的可视传感器,A/D模数转化器,基于PLC的模糊控制器和D/A数模转化器;所述的霍尔电流传感器、霍尔电压传感器,Kislter三向测力仪(12),激光位移传感器和可视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A/D模数转化器与基于PLC的模糊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基于PLC的模糊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D/A数模转化器连接高分辨率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控制输入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17355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装修用墙面磨平器
- 下一篇:立式超精密静压导轨油腔油压便测油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