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难硐室门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5826.1 | 申请日: | 2016-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32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31 |
发明(设计)人: | 吕琳;王勇;汪春芹;秦勇;石昌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D11/08;E21D11/10;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4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井下避难硐室门墙结构,所述该结构包括避难硐室门墙和防爆门洞口,所述避难硐室门墙内嵌在避难硐室墙壁里,所述避难硐室墙壁在避难硐室外的大巷通往避难硐室内的生存室的位置处分别设置两道避难硐室门墙,所述两道避难硐室门墙中间的巷道形成过渡室,所述避难硐室墙壁内嵌在岩层内,所述避难硐室门墙设有排气管,所述避难硐室门墙内置预制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板,所述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板周围浇筑高强混凝土,所述避难硐室门墙内沿防爆门洞口放射布置预应力钢锚杆,所述预应力钢锚杆双层设置穿过避难硐室门墙、避难硐室墙壁、岩层,将整个避难硐室门墙结构锚固在岩层内,所述双层预应力钢锚杆由拉结钢筋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避难硐室门墙在受到爆炸冲击下发生结构变形、移位、坍塌的问题,这种避难硐室门墙结构可以与避难硐室墙壁协同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在井下事故发生时,隔离爆炸产生的爆炸冲击波和有毒有害气体,使事故中的人员在避难硐室内安全躲避灾难、为逃生赢得宝贵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避难 门墙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井下避难硐室门墙结构, 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难硐室门墙和防爆门洞口,所述避难硐室门墙内嵌在避难硐室墙壁里,所述避难硐室墙壁在避难硐室外的大巷通往避难硐室内的生存室的位置处分别设置两道避难硐室门墙,所述两道避难硐室门墙中间的巷道形成过渡室,所述避难硐室墙壁内嵌在岩层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未经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14582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ZIGBEE智能触控开关
- 下一篇:一种履带式救生舱用高压风控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