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水稻田间中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4905.1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5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邢丹英;金明珠;楼有根;徐琴;徐建龙;胡慧;邱先进;陈火云;王加冕;姜汉峰;杨隆维;石垒;刘晨;欧小雪;代名笠;李旭升;赵滢;汪欢;徐印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39/18 | 分类号: | A01B39/18;A01B39/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水稻田间中耕器,包括把杆、耙杆和安装在耙杆底部的若干个耙齿,把杆安装在耙杆的顶部,在耙杆背离把杆方向的侧壁上刻有标尺槽,耙杆侧壁设有若干组销孔,每组销孔与耙齿一一对应、且每组内的销孔呈倾斜设置,与销孔相配合的定位销共同对耙齿进行固定,耙杆的上下表面设有与耙齿一一对应、能够供耙齿横向移动的通孔,通孔与销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中耕器耙齿能够在耙杆上进行相应的移动,扩大了中耕器的适应性,提高了工效,且操作简单,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水稻 田间 中耕 | ||
【主权项】:
一种改良水稻田间中耕器,包括把杆(1)、耙杆(3)和安装在耙杆(3)底部的若干个耙齿(7),所述把杆(1)安装在耙杆(3)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在耙杆(3)背离把杆(1)方向的侧壁上刻有标尺槽(4),所述耙杆(3)侧壁还设有若干组销孔(5),所述每组销孔(5)与耙齿(7)一一对应、且每组内的销孔(5)呈倾斜设置,与销孔(5)相配合的定位销(6)共同对耙齿(7)进行固定,所述耙杆(3)的上下表面设有与耙齿(7)一一对应、能够供耙齿(7)横向移动的通孔(8),所述通孔(8)与销孔(5)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05490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垄铺膜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新型旋耕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