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弧形多腔壳体零件的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9917.0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3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喻良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腾增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7/04;B21D45/04;B21D5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22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弧形多腔壳体零件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可拆卸地位于上模座和下模座内,上模与上模座采用重型弹簧连接;在上模座和下模座四个角上设有导柱,在上模和下模结合面之间的导柱上由内至外地套有圆柱弹簧、支撑座筒,圆柱弹簧在自然状态下伸出所述支撑座筒的上端面;下模座的底部位于冲压支撑台的开口端,所述冲压支撑台内设有液压杆,液压杆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有腰形顶杆和圆柱顶杆,腰形顶杆和圆柱顶杆在液压杆的带动下可穿过腰形通孔和圆形通孔。该模具可以实现零件的一次冲压成型,其成型精度和强度较高,不会存在气孔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壳体 零件 冲压 模具 | ||
【主权项】:
一种弧形多腔壳体零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前后两侧为平面结构,两平面结构之间为一个贯通上模左右两侧的圆弧凹槽(500),在所述圆弧凹槽(500)的中间设有深于圆弧凹槽(500)的拱桥状凹槽(100),且拱桥状凹槽(100)的两侧壁为向左右两侧倾斜的倾斜壁,在所述拱桥状凹槽(100)的槽口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三个凸块(300);在圆弧凹槽(500)一侧的上模结合面的四个角上均匀地设有凹腔(700),所述凹腔(700)均位于所述平面结构上;所述下模的前后两侧面为平面结构,两平面结构之间设有横跨上模左右两侧的圆弧凸起(5),两圆弧凸起(5)之间设有高于圆弧凸起(5)的拱桥状凸起(1),所述拱桥状凸起(1)的两侧壁为向左右两侧倾斜的斜坡,在所述斜坡上均开有垂直于下模的腰形通孔(8),两腰形通孔(8)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斜坡的两侧坡底分别设有三个小凹腔(3);两边的小凹腔(3)左右对称;在下模的结合面上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凸台(7);在所述下模的平面结构的前后两侧还分别设有一对竖直贯通下模上下表面的圆形通孔(10),两对圆形通孔(10)前后对称设置;所述上模和下模分别可拆卸地位于上模座(11)和下模座(12)内,其中,所述上模与上模座(11)之间采用若干均匀、竖直设置的重型弹簧(14)连接,并且自然状态下,上模座(11)的下端面和上模的结合端面平齐,上模可在上模座(11)的模具安装腔内竖直滑动;在所述上模座(11)和下模座(12)的模具安装腔的腔壁四个角上均匀地设有顶端贯穿上模、底端嵌入下模的导柱(13),在上模和下模结合面之间的所述导柱(13)上由内至外地套有圆柱弹簧(19)、支撑座筒(20),所述圆柱弹簧(19)在自然状态下伸出所述支撑座筒(20)的上端面;下模座(12)的底部位于冲压支撑台(15)的开口端,所述冲压支撑台(15)内设有六支液压杆(16),所述液压杆(16)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有顶杆,所述顶杆包括横截面呈腰子状的腰形顶杆(17)和圆柱顶杆(18),所述腰形顶杆(17)和圆柱顶杆(18)在液压杆(16)的带动下可分别竖直向上穿过所述腰形通孔(8)和圆形通孔(10);当上模座(11)向下运动带动上模与下模结合时,所述圆弧凸起(5)伸入所述圆弧凹槽(500)内,所述拱桥状凸起(1)伸入所述拱桥状凹槽(100)内,所述凸块(300)伸入所述小凹腔(3)内,凸台(7)伸入所述凹腔(700)内,从而使上、下模以及上模座(11)的模具安装腔内壁三者结合后围成所要冲压的壳体零件的冲压型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腾增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腾增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4991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达壳加工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能够同时完成多个工序的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