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精矿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5983.2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3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马雁鸿;陈鹏;朱海成;孟庆宇;刘启忠;罗恒;石磊;张志国;夏忠和;徐学鸥;刘黎波;罗志丹;邓伟;梁艳辉;伍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呼伦贝尔驰宏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3/02 | 分类号: | C22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1008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精矿处理工艺,其包括在Ausmelt炉内进行的氧化熔炼阶段、还原熔炼I阶段、还原熔炼II阶段,以及在烟化炉内进行的烟化阶段。本发明对原料适应性强,备料过程简单,混合料制粒入炉后可显著减少被出炉烟气带走的粉尘量,从而降低烟尘率;本发明取消了传统的铅烧结过程,消除了粉尘和SO2烟气的低空污染,有效改善了操作环境;本发明采用Ausmelt炉一炉炼铅+烟化炉烟化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设备投资省、能耗低、铅回收率高;而且本发明所用炉体密闭,烟气泄漏量小,优化了工作环境;熔炼阶段与烟化阶段的烟气得到了有效分离,Ausmelt炉内的烟气与烟化炉内的烟气混合后,SO2含量能达到制酸要求,为制酸工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烟化炉 烟化 处理工艺 还原熔炼 铅精矿 炉内 混合料制粒 原料适应性 备料过程 操作环境 低空污染 烧结过程 烟气混合 烟气泄漏 氧化熔炼 有效分离 制酸工艺 工艺流程 传统的 粉尘量 烟尘率 熔炼 密闭 出炉 炉炼 炉体 入炉 制酸 回收率 粉尘 能耗 优化 | ||
【主权项】:
1.一种铅精矿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阶段:1)氧化熔炼阶段;2)还原熔炼I阶段;3)还原熔炼II阶段,其中:1)氧化熔炼阶段:将铅含量≥45wt%的含铅物料与石灰石、石英砂混合制粒后连续加入Ausmelt炉内,向所述Ausmelt炉内同时喷入氧气800~3000Nm3/h、空气7000~15000Nm3/h、粉煤0.5~1t/h,保持富氧浓度:29~31v%,控制熔池温度1050~1150℃,进行氧化熔炼,当入炉物料量达到额定投料量、且渣含铅35~42wt%时,所述1)氧化熔炼阶段完成;2)还原熔炼I阶段:在完成所述1)氧化熔炼阶段的所述Ausmelt炉内加入所述铅精矿和块煤,其中,所述铅精矿的投入量为所述1)氧化熔炼阶段入炉所述含铅物料量的3~10wt%,所述块煤的投入量为所述1)氧化熔炼阶段入炉所述含铅物料量的0.5~1wt%;向所述Ausmelt炉内同时喷入氧气800~1300Nm3/h、空气7000~15000Nm3/h、粉煤0.8~1.5t/h,保持富氧浓度:23~26v%,控制熔池温度1100~1200℃,进行还原熔炼,当渣含铅13~18wt%时,所述2)还原熔炼I阶段完成;3)还原熔炼II阶段:在完成所述2)还原熔炼I阶段的所述Ausmelt炉内加入所述块煤,所述块煤的加入量为所述1)氧化熔炼阶段入炉所述含铅物料量和所述2)还原熔炼I阶段入炉所述铅精矿量总和的0.3~0.8wt%,向所述Ausmelt炉内同时喷入空气7000~15000Nm3/h、粉煤0.1~2t/h,控制熔池温度1150~1250℃,继续进行还原熔炼,当渣含铅<5wt%时,所述3)还原熔炼II阶段完成,得到粗铅和铅熔渣;所述铅熔渣沉铅后排入烟化炉烟化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呼伦贝尔驰宏矿业有限公司,未经呼伦贝尔驰宏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3598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含氟聚合物分散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花毂棘轮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