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旱地荞麦高产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7745.0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3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房世平;秦国鹏;杨忞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物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13/00;A01B79/02;A01C1/08;A01N65/20;A01P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胡国平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旱地荞麦高产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旱地荞麦由于不能及时灌溉而造成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旱地荞麦高产栽培方法,通过选种及种子处理、整地、施肥和起垄、播种、病虫害防治步骤生产出的荞麦产量提高,并且荞麦中的硒元素、膳食纤维的含量也显著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地 荞麦 高产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旱地荞麦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及种子处理:选用当年产收颗粒饱满的荞麦种子,在紫外灯下照射30‑45min,然后种子处理液兑50‑100倍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2‑3h,取出后转入密封袋中,放置在避光阴凉处;所述的种子处理液是将小球藻粉加入其重量2倍的蒸馏水,在80kHz,300‑350W,18℃的条件下超声提取处理15min,过滤,然后取25‑30份小球藻粉提取液加入5‑10份的氨基酸混合均匀,即可;2)整地、施肥和起垄:选择在春季1月上旬深耕土壤,耕深25‑30cm,结合深耕,每亩施复配基肥2000‑2200kg,后起垄开沟,垄宽30‑45cm,垄高20‑30cm,垄体用麦秆覆盖,覆盖厚度为5‑10cm;所述的复配基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丙烯酸钠30‑50份、腐殖酸100‑200份、芦荟叶50‑80份、豆腐泔水60‑100份、橙皮渣25‑45份,具体是将聚丙烯酸钠、腐殖酸分别研磨过200目筛,然后将废弃的新鲜橙皮加入其重量1.5倍的水,榨汁,留滤渣,再将新鲜芦荟叶捣碎,最后按所述的重量份数取豆腐泔水、捣碎的芦荟叶混合后密封在室温下放置2天,接着加入橙皮渣、腐殖酸、聚丙烯酸钠搅拌均匀后,置于发酵罐,密封,室温下无氧发酵,发酵时间为7天,即得复配基肥;3)播种:3月中旬,将麦秆进行回收处理,然后进行垄播,每亩种子用量5kg,播深3‑5cm,株距15‑20cm;4)病虫害防治:生长期间3‑5天要检查病虫害的发生情况:①核桃虫防治:出现虫情时每亩300‑400ml苦参叶煎煮液兑水100‑200kg雾状喷施于病株上和地面上,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所述的苦参叶煎煮液是取新鲜的苦参叶净洗后加入其重量为1.5倍的水,煎煮50min,过滤,滤液即为苦参叶煎煮液;②蚜虫防治:在蚜虫初发期,每亩400‑500ml三七叶煎煮液兑水250‑300kg雾状喷施于病株上和地面上,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所述的三七叶煎煮液是取新鲜的三七叶净洗后加入其重量为2倍的水,在80℃环境中,预煮45min,过滤,滤液即为三七叶煎煮液;③荞麦立枯病防治:在荞麦出苗3‑5cm幼苗时期或立枯病发病初期用每亩用300‑400ml杜仲叶汁兑水100‑150kg喷淋,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淋2‑3次;所述的杜仲叶汁是取新鲜的杜仲叶净洗后加入其重量为2.5倍的水,榨汁,过滤,滤液即为杜仲叶汁;5)采收:待全株85%以上籽粒粒呈现本品种成熟色泽时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物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物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0774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