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01520.4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2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松;任志恒;孔凡磊;李旭;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卓异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32 | 分类号: | H01G11/32;H01G11/86;H01M4/86;H01M4/88;C01B32/05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500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多孔电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电极材料由炭材料组成,呈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的骨架;具有毫米级、微米级双孔隙尺寸特征,且毫米级孔隙尺寸在0.5~5毫米范围内可控;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电极材料的孔隙率在10%~90%范围内可控。制备方法包括将酚醛树脂、微米级碳粉、活性组分和乙醇混合配置浆料,以聚氨酯泡沫塑料为骨架,经挂料、固化,多次循环得到所需的孔隙率,最后热解制得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电极材料。其制备工艺简单,电极材料孔隙率和孔径尺寸可控,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液相储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电池领域、金属电解领域以及其他含有多孔电极作为组件的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连通 网络 结构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电极材料由炭材料组成,呈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的骨架,具有毫米级、微米级双孔隙尺寸特征,且毫米级孔隙尺寸在0.5~5毫米范围内可控,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电极材料的孔隙率在10%~90%范围内可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卓异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卓异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0152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