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ID控制的止鼾智能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7309.X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0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卢根鑫;陈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义思(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A47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ID控制的止鼾智能枕,包括枕头本体,枕头本体内部设有左气室和右气室,且左气室内设有左气囊、第一排气管、第一充气管,第一排气管、第一充气管分别连通左气囊;右气室内设有右气囊、第二排气管、第二充气管,第二排气管、第二充气管分别连通右气囊,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分别连接设置在枕头本体内部的微型气泵,枕头本体内部还设有PID控制器,枕头本体上端通过磁片吸附椭圆形支架,本发明结构简单,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实现通过调整睡眠者的睡姿,健康、有效达到止鼾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d 控制 智能 | ||
【主权项】:
1.一种PID控制的止鼾智能枕,包括枕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内部设有左气室(2)和右气室(3),且所述左气室(2)内设有左气囊(4)、第一排气管(5)、第一充气管(6),所述第一排气管(5)、所述第一充气管(6)分别连通左气囊(4),所述第一排气管(5)和第一充气管(6)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所述右气室(3)内设有右气囊(9)、第二排气管(10)、第二充气管(11),所述第二排气管(10)、所述第二充气管(11)分别连通右气囊(9),所述第二排气管(10)和第二充气管(11)上分别安装有第三电磁阀(12)和第四电磁阀(13),所述第一充气管(6)和第二充气管(11)分别连接设置在枕头本体(1)内部的微型气泵(14),所述枕头本体(1)内部还设有PID控制器(15),所述枕头本体(1)上端设有第一磁片(16),所述第一磁片(16)吸附设置在上方椭圆形支架(17)上的第二磁片(18),所述椭圆形支架(17)上端设有定向咪头(19),所述椭圆形支架(17)内部设有蓝牙模块(20)、电池(21)和充电电路(22),所述电池(21)连接充电电路(22),所述充电电路(22)连接设置在椭圆形支架(17)上的USB接口(23);所述PID控制器(15)包括PID控制模块(24)、鼾声信号采集模块(25)、前置放大模块(26)、低通滤波模块(27)、高通滤波模块(28)、工频信号陷波模块(29)、主运算放大模块(30)、A/D采集模块(31)、强弱周期算法模块(32)、电源模块(33)、记录模块(34)、PWM输出模块(35)、信号输出模块(36)以及鼾声强度/周期取样模块(37),所述鼾声信号采集模块(25)依次连接前置放大模块(26)、低通滤波模块(27)、高通滤波模块(28)、工频信号陷波模块(29)、主运算放大模块(30)、A/D采集模块(31)、强弱周期算法模块(32),所述强弱周期算法模块(32)连接PID控制模块(24),所述PID控制模块(24)连接电源模块(33),所述PID控制模块连接PWM输出模块(35),所述PWM输出模块(35)连接信号输出模块(36),所述信号输出模块(36)通过鼾声强度/周期取样模块(37)连接强弱周期算法模块(32),所述A/D采集模块(31)连接记录模块(34),所述PID控制模块(24)通过蓝牙模块(20)连接智能手机(38),所述PID控制模块(24)还连接微型气泵(14);所述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12)、第四电磁阀(13)分别电性连接PID控制模块(2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义思(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爱义思(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9730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