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杉灵芝速生栽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92252.4 申请日: 2016-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6489542B 公开(公告)日: 2019-03-29
发明(设计)人: 王延锋;张太忠;董清山;史磊;王金贺;董雪梅;刘姿彤;张荣芳;潘春磊;盛春鸽;张鹏;于海洋;孙靖轩;赵鹤;冯锡君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20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侯静
地址: 157000 黑龙江***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松杉灵芝速生栽培方法,它涉及一种速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菌种选择、降解菌制备、培养基制备、原材料预处理、拌料与装袋、灭菌、接菌、菌丝培养、后熟管理、栽培季节选择、选地建棚、专用营养土的制备、出芝模式、出芝管理、子实体采收、采后管理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松杉灵芝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合理安排栽培季节,采取价格低廉的松树木屑为原料,集成了原材料发酵、变温刺激的后熟管理以及专用营养土等技术,将松杉灵芝的生产周期缩短到1年时间,产量与两年出芝的产量相当,降低了管理和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灵芝 速生 栽培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松杉灵芝速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菌种选择:选取野生灵芝作为种源;二、灵芝培养基制备: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将75~85%的落叶松木木屑、10~20%麸皮、1~2%豆粉、0.5~1%石灰、0.5~1%蔗糖和0.5~1%石膏粉混合后,即得灵芝培养基;灵芝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65%;三、将步骤二的灵芝培养基进行拌料与装袋,灭菌;四、将步骤一的菌种接种至灭菌后的灵芝培养基中,进行菌丝培养,后熟管理;五、选地建棚:土地经深翻暴晒,按东西走向整畦,畦宽1.5米,高20厘米,畦间走道30厘米,四周开20厘米排水沟,建棚,并撒灭虫药,棚两侧设通风门,大棚上覆塑料大棚膜和遮阳网;六、将步骤四的菌丝培养后的菌袋采用墙式码垛方式置于步骤五建的大棚内,并进行脱袋覆土;七、出芝管理:控制大棚内的温度至23℃~2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八、进行子实体采收,即完成所述的松杉灵芝速生栽培;其中,在配制步骤二中所述的灵芝培养基前,对灵芝培养基的原料进行预处理,具体过程如下:1)预湿:建堆前1天,先将落叶松木木屑过筛,然后与麸皮、豆粉、石灰、蔗糖和石膏粉混合均匀,加水浸透培养料至含水量达到65%‑70%为止;2)对待建料堆的场地和工具进行消毒;3)建堆:在建堆场地,边建堆边均匀地洒水,先铺一层步骤1)厚度为15~25厘米预湿的培养料,然后撒一层混合降解菌,再铺一层厚度为15~25厘米预湿的培养料,再撒一层混合降解菌,依次堆起至高度100厘米,上宽80~90厘米,下宽120~200厘米的堆料;建堆后,在堆顶和堆的两侧竖直和斜向用2×0.1米的木棍相隔1米扎洞通气,堆料四周挖排水沟;4)发酵、翻堆、补水:建堆后第二天开始升温发酵,当堆内温度升到60℃时,保持48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将上层的料倒到下层,下层的料倒到上层,外层的料倒到中间,中间的料倒到外层,翻堆时注意补水,重新建堆后当堆内温度升到60℃时,保持24小时进行第二次翻堆;5)重复步骤4)的操作3~4次;使堆料柔软富有弹性,色泽呈褐色到棕褐色,无异味;所述的混合降解菌为将木质纤维素降解菌II83、木质纤维素降解菌K24和木质纤维素降解菌K20混合而成,混合降解菌的制备过程如下:将木质纤维素降解菌II83、木质纤维素降解菌K24和木质纤维素降解菌K20分别接种至摇瓶发酵基础培养基中,在37℃,避光,180r/min振荡培养5天;将培养后的三个菌株的菌液分别以10%的接种量接入固体发酵培养基中,37℃,避光培养20天,或者将三个菌株的菌液分别以10%的接种量接入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7℃,静止培养5天;所述的摇瓶发酵基础培养基组分为:蛋白胨1~3g,NH4NO3 1~2g,CaCl2 0.1~0.5g,K2HPO4 0.3~0.7g,FeCl3 0.01~0.03,MgSO4·7H2O 0.3~0.7g,NaCl 1~2g,蒸馏水1000mL,pH=7.0;所述的固体发酵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组分为:稻草秸秆60%、粗木屑38%,石灰1%,石膏1%;含水量为60%;所述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3~7g,蛋白胨1~3g,NH4NO3 1~2g,CaCl2 0.1~0.3g,K2HPO4 0.3~0.7g,FeCl3 0.01~0.03,MgSO4·7H2O 0.3~0.7g,NaCl 1~2g,蒸馏水1000mL,pH=7.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9225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