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桡足类产生滞育卵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0495.4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吴荔生;付聪;李珍珍;王玉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20 | 分类号: | A01K61/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诱导桡足类产生滞育卵的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提供一种诱导桡足类产生滞育卵的方法。藻液培养;海水处理;对太平洋纺锤水蚤先进行2个世代驯化培养,将已驯化后的太平洋纺锤水蚤所产卵孵化得无节幼体,在解剖镜下挑选活力好的待用;诱导条件设置;滞育卵筛选与收集,每组100只无节幼体放置于1L结晶皿中,按照步骤4)的诱导条件进行试验,每组均隔天换水,当太平洋纺锤水蚤开始产卵时,用48μm的筛绢收集卵,每24h收集一次,共收集5天,记录总产卵个数,在解剖镜下观察每天收集卵,外膜粗糙不平整且带有刺状突起的卵为滞育卵,筛选出形态完整实心的滞育卵,并记录滞育卵个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桡足类 产生 滞育卵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诱导桡足类产生滞育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藻液培养;2)海水处理;3)太平洋纺锤水蚤的培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先进行2个世代驯化培养,将已驯化后的太平洋纺锤水蚤所产卵孵化得无节幼体T<12h,在解剖镜下挑选活力好的待用;4)诱导条件设置,具体方法如下:诱导条件如下:水温31℃,光照周期为12L︰12D,饵料为球等鞭金藻和海洋原甲藻混合液,微藻细胞密度为6.5×107+1.3×105个/ml,设置10个平行;太平洋纺锤水蚤产滞育卵时节主要为春末夏初,影响其产滞育卵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和光照周期;5)滞育卵筛选与收集,具体方法如下:每组100只无节幼体放置于1L结晶皿中,按照步骤4)的诱导条件进行试验,每组均隔天换水,当太平洋纺锤水蚤开始产卵时,用48μm的筛绢收集卵,每24h收集一次,共收集5天,记录总产卵个数,在解剖镜下观察每天收集卵,外膜粗糙不平整且带有刺状突起的卵为滞育卵,筛选出形态完整实心的滞育卵,并记录滞育卵个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9049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提高孵化率的脱壳卤虫卵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水蛭庭院式立体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