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电阻加热器的热相关参数设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50307.5 申请日: 2016-12-14
公开(公告)号: CN106777675B 公开(公告)日: 2019-09-20
发明(设计)人: 易欢;黄炳修;孙勇堂;石运军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天益森风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F17/50 分类号: G06F17/50;H05B3/14;H05B3/42
代理公司: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史霞
地址: 100074 北京市丰台区云岗西路17号3***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电阻加热器的热相关参数设计方法,石墨电阻加热器由矩形螺旋通道、加热管、端部导热、隔热层等组件组成,本发明通过选定加热器结构参数和给定加热器功率,采用一种气流‑加热管‑隔热层温度联合简化计算模型,计算得出加热器的气流、加热元件、隔热层的轴向温度分布,通过出口气流温度指标、效率指标等要求达标,完成石墨电阻加热器的热相关参数设计计算。
搜索关键词: 石墨 电阻 加热器 相关 参数 设计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石墨电阻加热器的热相关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电阻加热器包括矩形螺旋通道、加热管、冷端导热件、热端导热件以及隔热层,所述加热管套设于所述矩形螺旋通道的外部,所述冷端导热件连接于所述加热管的冷端,所述热端导热件连接于所述加热管的热端,所述隔热层套设在所述加热管的外部,一加热电源电连接至所述冷端导热件和所述热端导热件,从而启动所述加热管发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以下方式对矩形螺旋通道、加热管以及热端导热件的参数进行设定和计算:所述矩形螺旋通道的高度其中,G为气流流量,P为气流压力,R为热力学常数,ugL为所述矩形螺旋通道的出口气流速度;将所述矩形螺旋通道沿轴向离散为M个微元,则在第i个微元上气流温度为tgi,tg1为所述矩形螺旋通道在第1个微元的气流温度;所述矩形螺旋通道的宽度b=3.5·a;所述矩形螺旋通道的螺距s=a+Δa,Δa=3~5mm;所述矩形螺旋通道的外径dw=1.8·s;所述加热管的厚度δw=5~10mm;所述加热管的长度其中,Cp为气体定压热容比,α为对流换热系数,tg0为所述矩形螺旋通道的冷端气流温度,Δtgw=250~350K,为加热管与气流的设计温差,tgM为所述矩形螺旋通道的热端气流温度;所述加热管的导热系数λw=50~100W/(m*K);步骤二、按以下方式对隔热层的参数进行设定和计算:所述隔热层的厚度δf=60~100mm;为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加热管的外壁之间的间距h从20~30mm的范围内选定一个初始值;步骤三、按以下方式对冷端导热件和热端导热件的参数进行设定和计算:所述冷端导热件的外端温度tw0外=300K,所述热端导热件的外端温度tw1外=300K,则有:其中,q0为冷端导热热流,λw0为冷端导热件的等效导热系数,L0为冷端导热件的等效导热通道长度,S0为冷端导热件的等效导热截面面积,tw0为所述加热管的冷端温度;其中,q1为热端导热热流,λw1为热端导热件的等效导热系数,L1为热端导热件的等效导热通道长度,S1为热端导热件的等效导热截面面积,tw1为所述加热管的热端温度;步骤四、气流‑加热管‑隔热层的温度联合简化计算:将矩形螺旋通道沿轴向离散为M个微元,则在第i个微元上气流温度为tgi,将所述加热管沿轴向离散为M个微元,则在第i个微元上加热管温度为twi,将所述隔热层沿轴向离散为M个独立圆筒径向导热模型;(1)建立气流控制方程:其中,tg0=273K,n为单位长度内所述矩形螺旋通道湿周长;(2)建立加热管控制方程:其中,所述加热管的横截面面积单位长度的加热管的外表面面积A2=π·dw,α为对流换热系数,σb为斯蒂芬‑波尔兹蔓常数,ρw为所述加热管的密度,Cw为加热管的材料比热容,λw为所述加热管的材料导热率,τ为时间,xi为加热管的第i个微元;另有,所述加热管所接受到的辐射能其中,所述隔热层内表面第j个微元对所述加热管的第i个微元的辐射角系数所述换热管内表面第j个微元的辐射能E(xj)=σb·taj4,所述隔热层内表面第j个微元的面积dAj=π·(dw+2h)·dxj,taj为所述隔热层的内表面的第j微元的温度,Rij为所述隔热层内表面的第j个微元与所述加热管的第i微元之间的距离,xj为所述隔热层的第j个微元;(3)建立隔热层外表面控制方程和隔热层内表面控制方程:隔热层内表面控制方程为:其中,tbj为所述隔热层的外表面第j微元的温度,taj为所述隔热层内表面第j微元的温度,λf为所述隔热层的材料导热率,da=dw+2δw+2h,db=dw+2δw+2h+δf;另有,所述隔热层内表面所接受到的辐射能其中,所述隔热层内表面第j个微元对所述加热管的第i个微元的辐射角系数所述加热管的第i个微元的辐射能E(xi)=σb·twi4,所述加热管的第i个微元的面积dAi=π·dw·dxi;隔热层外表面控制方程为:其中,αs为自然对流换热系数,t0=303K;(4)将所述步骤三中得到的q0、q1、tw1外和tw0外作为边界条件,将气流控制方程、加热管控制方程、隔热层内表面控制方程和隔热层外表面控制方程联合,再结合边界条件,计算出M个tgi值,M个twi值,M个tbj值和M个taj值;(5)给定一个加热器功率N,利用(1)~(4)计算出tgi、twi、tbj、taj值,通过给定不同的N值,直到tgM≥tgL,tgL为气流温度阈值;步骤五、加热器效率计算计算加热器效率其中,N的取值为由步骤四中所最终确定的数值,当所计算出的加热器效率小于η0,则改变h的取值,并重新执行步骤四,直到η≥η0,其中,η0为加热器效率指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益森风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益森风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5030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