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的整体旋压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8453.6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4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季平;严军;周敏;潘益芳;薛克敏;代光旭;瞿方;张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福乐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的整体旋压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落料;b、冲中孔;c、铲旋增厚,在数控旋压机上利用第一铲旋轮和第二铲旋轮同时对圆形板料进行铲旋操作,在圆形板料上形成内筒;d、展旋外筒,在数控旋压机上利用翻边轮对圆形板料进行翻边处理,利用旋平轮进行旋压处理,以在圆形板料上形成与内筒同心的外筒;e、旋齿;f、机加工。本发明提供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的整体旋压成型方法,适应性强,可以制备出一种密封性能良好,质量易于控制,且使用寿命长的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同时也为其它不同尺寸的铲旋类零件、展旋翻边类零件以及双筒形零件提供了较好的旋压模具设计方案和成型方案,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硅油 减震器 壳体 整体 成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的整体旋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落料:采用8~11mm厚的热轧厚钢板,对板材进行剪切落料获得圆形板料;b、冲中孔:利用冲床对步骤a所获得的圆形板料进行冲中心孔,制得带中孔的圆形板料;c、铲旋增厚:在数控旋压机上安装上下模具及铲旋轮,控制上下模具转速为300rpm,利用第一铲旋轮和第二铲旋轮同时对圆形板料进行铲旋操作,在圆形板料上形成内筒,控制第一铲旋轮和第二铲旋轮进给速度为5.0~6.0mm/s,铲旋厚度为1.5~1.7mm,进给率为1.0~1.2mm/r,使得形成的内筒厚度为被铲起材料厚度的3~5倍,内筒高度为被铲起材料厚度的15~25倍,其中第一铲旋轮铲旋角圆弧半径为3mm,第二铲旋轮铲旋角圆弧半径为5mm,直边尺寸大于30mm,直边上端采用45°的斜边约束,斜边与直边采用R=2~4mm圆弧过渡,斜边水平尺寸为2~4mm;d、展旋外筒:在数控旋压机上安装上下模具及旋压轮,控制上下模具转速为250rpm,利用翻边轮对圆形板料进行翻边处理,利用旋平轮进行旋压处理,以在圆形板料上形成与内筒同心的外筒,控制翻边轮的径向进给速度为3.0~4.0mm/s、轴向进给速度为0.8~1.3mm/s,进给率为0.75~1.0mm/r,旋平轮的径向进给速度为1.5~2.0mm/s,进给率为0.36~0.48mm/r,其中所述翻边轮的翻边弧度为20~30mm,所述旋平轮外侧壁为光面结构或者根据外筒凸筋结构设有凹槽;e、旋齿:在数控旋压机上利用两个旋齿轮对步骤d中外筒外表面旋压制得齿形,控制上下模具的转速为200rpm,一个预旋齿轮的径向进给速度为1.0~1.2mm/s,进给率为0.30~0.36mm/r,另一个精旋齿轮径向进给速度为0.4~0.6mm/s,进给率为0.12~0.18mm/r,制备得到减震器壳体半成品;f、机加工:对步骤e形成的半成品的端面钻安装孔,在车床上对壳体局部进行车加工,制备出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福乐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福乐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3845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