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同步器误差校准的在轨综合补偿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2938.8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3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龚德仁;田海生;王淦泉;蔡慧敏;段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30 | 分类号: | G01B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感应同步器误差校准的在轨综合补偿实现方法,通过获取感应同步器的技术参数生成对应的误差综合补偿算法,从而对陀螺输出数据进行校正,并根据校正后的位置数据计算校正系数并得到补偿系数表;最后将补偿系数表输入到星上控制模块,从而获得高精度的角度参量。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卫星感应同步器的硬件要求,从软件层面提高其测量精度,具有意义明确,形式简单,计算量小的特点,可以满足卫星在轨运行时对角度参量高精度测量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同步器 补偿系数 误差校准 参量 校正 位置数据计算 卫星在轨运行 高精度测量 补偿算法 技术参数 控制模块 软件层面 陀螺输出 校正系数 硬件要求 计算量 测量 卫星 | ||
【主权项】:
1.一种感应同步器误差校准的在轨综合补偿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获取感应同步器的技术参数生成对应的误差综合补偿算法,从而对陀螺输出数据进行校正,并根据校正后的位置数据计算校正系数并得到补偿系数表;最后将补偿系数表输入到星上控制模块,从而获得高精度的角度参量;所述的误差综合补偿算法,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得到:1)确定补偿算法参数,即感应同步器周期和扫描运动角速度;2)确定误差补偿算法的输入和输出,其中的输入是指:规划的角位置数据θpcm,单位码字,数据输入频率2000Hz;感应同步器测量的角位置数据θpfb,单位码字,数据输入频率2000Hz;输出是指:测量误差补偿数据
单位μrad,数据输出频率200Hz;或者补偿后的感应同步器测量数据
单位deg,数据输出频率200Hz;3)设计算法流程,即基于控制误差角速度序列平滑的低通滤波,然后依次补偿固定偏差、线性偏差、补偿基准误差和谐调误差,最后根据得到的结果来判断是否进一步补偿特定频率误差;4)通过固定偏差和线性偏差补偿、基准误差和谐调误差补偿以及特殊频率误差补偿得到总补偿角,具体为:
其中:固定偏差和线性偏差补偿(单位为μrad)
基准误差和谐调误差补偿(单位为μrad)
特殊频率误差补偿(单位为μrad)
a、b为补偿系数,ai误差补偿系数,ci为特殊频率误差补偿系数,Δt为相对于正向(或负向)扫描起始时刻的时间差,ω0=2πf0,f0=Ξpfb/ωscan,
为计算所得补偿相位,基准频率和谐调频率系数Ni为N1=0.5,N2=1,N3=2,N4=4,频率系数Mi为M1=1.1,M2=2.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1293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