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功能介孔硅球复合靶向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4868.8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2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许沛虎;马慧;徐海星;黄志军;周汇敏;郭玉凤;吴峰政;布颖;张希;郭兴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61;A61K47/54;A61K31/704;A61K41/00;A61K49/00;A61K49/18;B82Y5/00;A61P35/00;A61K31/19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介孔硅球复合靶向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生物医学领域。采用共沉淀法制得超顺磁Fe3O4纳米粒,再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掺杂光敏剂,从而在磁性纳米粒和光敏剂表面包裹一层介孔二氧化硅并共价连接和物理吸附抗癌药物,最后用叶酸和透明质酸进行表面修饰,得到了双功能介孔硅球复合靶向纳米给药系统。本发明集核磁造影、荧光成像、磁热疗、光动疗、化疗多重功效,实现诊疗一体化,且其磁靶向及FA/HA双受体介导靶向作用能更有效地增强药物与肿瘤细胞的靶向结合,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有效浓度,增效减毒,双载药加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显著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方法获得的产品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介孔硅球 复合 靶向 系统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双功能介孔硅球复合靶向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掺杂超顺磁Fe3O4纳米粒和光敏剂的氨基化介孔硅球Fe3O4/PS@HMSNs‑NH2的制备将超顺磁Fe3O4纳米粒分散于溶剂中,加入CTAB、氨水、光敏剂(PS),搅拌溶解后依次缓慢滴加TEOS,继续避光反应;高速离心,洗涤,冻干即得Fe3O4/PS为核、二氧化硅为壳的核壳型双功能介孔硅球Fe3O4/PS@HMSNs;将其溶解后缓慢注入APTES(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继续搅拌,离心,洗涤,真空干燥过夜,即得Fe3O4/PS@HMSNs‑NH2;所述的超顺磁Fe3O4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是:将FeCl2·4H2O、FeCl3·6H2O混合于去离子水中,于氮气保护下剧烈搅拌使之溶解,后迅速加入浓氨水,继续反应30‑60min后加入柠檬酸溶液,而后升温继续反应,冷却至室温用磁铁分离黑色磁性纳米粒,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涤多次,冷冻干燥,得到在去离子水中分散性良好的透明超顺磁Fe3O4纳米粒;2)FA‑HA的制备i)将透明质酸HA溶于溶剂中,经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EDC活化后,再缓慢加入十八烷基胺的溶液,升温,于氮气保护下反应,离心,透析,冻干即得HA‑C18;ii)将叶酸溶于溶剂中,经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活化后加入HA‑C18,反应得FA‑HA;3)Fe3O4/PS@HMSNs‑FA‑HA‑CLB/DOX的制备a)将苯丁酸氮芥CLB溶于溶剂中,经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活化后偶联到步骤1)所得的Fe3O4/PS@HMSNs‑NH2中,离心、过滤洗涤、干燥即得Fe3O4/PS@HMSNs‑CLB;再将其溶于溶剂中,加入阿霉素‑PBS缓冲液,搅拌过夜,离心,用PBS缓冲液洗涤,即得双载药Fe3O4/PS@HMSNs‑CLB/DOX;b)将步骤2)所得的FA‑HA溶于溶剂中,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搅拌;加入所得的Fe3O4/PS@HMSNs‑CLB/DOX的乙醇溶液,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离心,透析,即得Fe3O4/PS@HMSNs‑FA‑HA‑CLB/DOX。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9486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