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驯化湘华鲮幼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1242.9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武;蒋国民;曾国清;程小飞;李绍明;刘明求;邹利;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水产原种场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陈立武 |
地址: | 41015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人工驯化湘华鲮幼鱼的方法:(1)、建造一个砖混结构驯化池,保持池水呈微流状态;(2)、选用体长1.5~2.0厘米的湘华鲮幼鱼;(3)、第3天开始:(3.1)、每天将粉状饲料洒于进水口端水面,连续18~20天;(3.2)、每隔2天增加一次幼鱼饲料的添加量,持续8~10天;(3.3)、使用可沉入水中的筛盘实施投喂,持续12~15天;(3.4)、先投可浮于水面的膨化饲料,再用筛盘反扣并盖于饲料之上实施投喂3~4天。(4)、设置可漂浮框撒料投喂3~5天,使幼鱼游到水面抢食框中饲料。本方法使湘华鲮一类上游激流刮食性鱼类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开发成为可能,实施效果良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驯化 湘华鲮 幼鱼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人工驯化湘华鲮幼鱼的方法,该方法遵循下述步骤:(1)、建造一个水泥砌筑池面的矩形砖混结构驯化池,该驯化池池体外表面光滑,池深80~100厘米,池宽150~300厘米,池长300~600厘米,该驯化池的池腔底面铺贴白色磁砖或米黄色磁砖,池两端分别设有带过滤网的进水口和带过滤网的排水口,通过所述进水口向驯化池内不间断输水,通过所述排水口向驯化池外不间断排水,保持池水呈微流状态,每天池水交换量为池内蓄水量的80~100%,水中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2)、于5月下旬~6月上旬,选用体长1.5~2.0厘米的湘华鲮幼鱼1000~6000尾,投入20~30升2~3%食盐水中浸泡消毒5~10分钟,然后捞出并分放到上述驯化池;(3)、步骤(2)实施完毕后2天内停止向上述驯化池投喂饲料,以便让池内湘华鲮幼鱼适应环境并产生饥饿感,然后在步骤(2)实施完毕后的第3天开始,每天分3~5次向所述驯化池中投喂饲料,饲料投喂与驯化过程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3.1)、第一阶段,步骤(2)实施完毕后第3天开始,每天将使用粗蛋白含量为42~45%的粉状普通市售甲鱼饲料与普通市售小麦次粉按1:1重量比混合而成的粉状饲料,洒于所述驯化池进水口端水面实施投喂,投喂同时敲击池壁发出规则响声,连续实施18~20天;(3.2)、第二阶段,步骤(3.1)实施完毕后第1天,在步骤(3.1)所用粉状饲料中添加20%重量的普通市售幼鱼饲料实施投喂,该幼鱼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30~35%,之后每隔2天增加一次所述幼鱼饲料的添加量,每次将幼鱼饲料占饲料总重量的比例递增20%,持续8~10天;(3.3)、第三阶段,使用可沉入水中的40~60目筛盘,在该筛盘上投放上述幼鱼饲料沉入池水之中实施投喂,筛盘下底面与池水水面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0~60厘米范围,日投喂量为池中幼鱼总体重的4~6%,每天早上投喂一次,晚上投喂一次,持续12~15天;(3.4)、第四阶段,先在驯化池的一角投入粒径小于2毫米、粗蛋白含量为35~40%、可浮于水面的普通市售膨化饲料,再用步骤(3.3)所述可沉入水中的筛盘反扣并盖于所述膨化饲料之上,使盖住膨化饲料的筛盘沉入水面之下10~30厘米实施投喂,日投喂量为池中幼鱼总体重的4~6%,每天早上投喂一次,晚上投喂一次,持续3~4天,然后将所述筛盘提升至水面,使该筛盘底面与池水水面相叠重合,再继续投喂3~4天;(4)、在所述驯化池的水面上设置可漂浮于水面的圆形框或方形框,其中圆形框框径300~400毫米,方形框框边长300~400毫米,直接在所述框中撒入上述膨化饲料投喂3~5天,使驯化池中85%以上湘华鲮幼鱼游到水面抢食所述圆形框或方形框中的饲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水产原种场,未经湖南省水产原种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5124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湖泊有机团头鲂增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网箱养殖鲤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