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铁电材料的可调六位数字移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4225.4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32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巍;张红升;任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1P1/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铁电材料的可调六位数字移相器,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移相单元、第二移相单元、第三移相单元、第四移相单元、第五移相单元和第六移相单元,还包括上层介质基板和下层介质基板,所述第一移相单元、第三移相单元和第五移相单元设置于上层介质基板上,所述第二移相单元、第四移相单元和第六移相单元设置于下层介质基板上;所述第一移相单元、第三移相单元和第五移相单元在Rogers4350基片上,第二移相单元、第四移相单元和第六移相单元的材料为铁电材料。本发明可以替代传统的六位数字移相器的较复杂的移相单元;通过改变铁电材料的直流偏压,就能够调整移相单元的输出相位,实现对整个六位数字移相器的相位调整。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材料 可调 数字 移相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铁电材料的可调六位数字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移相单元、第二移相单元、第三移相单元、第四移相单元、第五移相单元和第六移相单元,还包括上层介质基板和下层介质基板,所述第一移相单元、第三移相单元和第五移相单元设置于上层介质基板上,所述第二移相单元、第四移相单元和第六移相单元设置于下层介质基板上;所述第一移相单元、第三移相单元和第五移相单元在Rogers4350基片上,第二移相单元、第四移相单元和第六移相单元的材料为铁电材料;所述第一移相单元包括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一传输线、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微带线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传输线的一端连接,第一传输线的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二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传输线的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微带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传输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所述第三移相单元包括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二传输线、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和第八二极管,所述第三微带线的一端与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传输线的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的一端与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四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四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的另一端与第八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八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微带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3422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