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酸钾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9341.9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9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方明;张立德;钟世川;刘毛;商国亮;费广涛;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G23/00 | 分类号: | C01G2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钾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纳米带由钛酸钾组成,其带长为1~2μm、带宽为10~15nm、带厚≤3nm;方法为先将水溶性钛盐、尿素和水配制成钛盐的浓度为0.4~0.8mol/L的混合液,再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后保温,得到悬浊液,之后,先向悬浊液中加入氢氧化钾后,将其置于150~280℃下密闭反应12~24h,得到反应液,再对反应液依次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和干燥的处理,制得目的产物。它具有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和屏蔽紫外光的性能,使其极易于广泛地应用于对物体进行紫外光的屏蔽。 | ||
搜索关键词: | 钛酸钾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一种钛酸钾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如下:步骤1,先按照水溶性钛盐和尿素的摩尔比为1:1.5~8的比例将两者加入水中,配制钛盐的浓度为0.4~0.8mol/L的混合液,再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后保温10~20min,得到悬浊液;步骤2,先向悬浊液中加入氢氧化钾,使其中的氢氧化钾的浓度达到3~5mol/L后,将其置于150~280℃下密闭反应12~24h,得到反应液,再对反应液依次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和干燥的处理,制得钛酸钾纳米带;所述钛酸钾纳米带的带长为1~2μm、带宽为10~15nm、带厚≤3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1934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