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相对阻抗的双臂遥操作自适应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8463.6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7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攀峰;鹿振宇;刘正雄;孟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相对阻抗的双臂遥操作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分别设计主从端的控制器,在从端机械臂的控制过程中,通过相对阻抗的方法,实现辅助操作臂对主要操作臂的主动配合,从而在从端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以适用于从端机器人不能完全的跟踪主端操作者的运动的情况,从端机器人根据主端操作者的协同效果和从端环境的变化,自适应的调整自身的位置、速度和作用力,从而实现双臂遥操的配合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阻抗 双臂 自适应控制 遥操作 主端 机器人 辅助操作 控制过程 主动配合 控制器 操作臂 机械臂 自适应 主从 协同 跟踪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相对阻抗的双臂遥操作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双人双手操作的动力学模型
其中,Mmi为主手i的惯性矩阵,
为主手i的向心力和科式力,Gmi(qmi)为主手i的重力参数,i=1,2;dmi(t)为主手i在t时刻的扰动项,Fmsi(t)表示t时刻的控制力,Fhi(t)表示主手i操作者作用在末端点的作用力,
表示主手i的雅克比矩阵,Msi为从手机械臂i的惯性矩阵,
为从手机械臂i的向心力和科式力,Gsi(qsi)为从手机械臂i的重力参数,i=1,2;dsi(t)为从手i在t时刻的扰动项,Fcsi(t)表示t时刻的控制力,Fsi(t)表示从手i操作者作用在环境的作用力
表示从手i的雅克比矩阵,
和
分别表示主手i在关节坐标系下的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和
分别表示从手i在关节坐标系下的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由于在空间环境下,受到发射过程和地球重力的影响,参数Msi、
和Gsi(qsi),i=1,2,相比于地面测量的参数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令![]()
和
其中
和
分别表示对参数Msi、Csi和Gsi的初始估计值,令
表示机器人系统动力学的不确定项;步骤2:主手控制器设计定义γi=qsi(t‑T)‑qmi(t),其中,T表示主从端的通信时延,定义
则主手i的控制器设计为:
其中,kmi为一个正数,表示系统的控制参数,参数kmi的取值使得系统为稳定的,ηmi为系统的鲁棒项,用来减弱参数εi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其中ηmi的表达式如下:ηmi=sat(εi,μmi)
其中,μmi为一个正数,表示对于εi限制的阈值;步骤3:从手控制器设计主要从手的控制器设计为:
其中,
表示从手1通过RBF神经网络对参数ρ1的估计值,定义
且该值有界
其中|A|符号表示对值A的绝对值,ηρ1为一个正数,ηs1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μs1为一个正数,表示对于r1限制的阈值,δs1为一个较小的比例系数,设δs1=1;
e1=qm1(t‑T)‑qs1(t),
表示r1的导数,k1表示比例系数;配合从手的控制器为:
其中:
I2×1表示2×1的单位矩阵,Jcs2=[Js2 Js1],Js1和Js2分别表示从手1和从手2的雅克比矩阵,
表示Jcs2的伪逆,
表示从手2的雅克比矩阵的导数矩阵,
表示
的伪逆,XR=xs2(t)‑xs1(t),![]()
其中:Dx=qm2(t‑T)‑qm1(t‑T)‑(qs2(t)‑qs1(t)),![]()
表示对参数ρ2的估计值,ηs2=(ηρ2+δs2)·sat(Dx,μs2),其中,
其中,μs2为一个正数,表示对于Dx限制的阈值,δs2为一个比例系数,设δs2=1;ηρ2表示
的上界,其中,
e2=qm2(t‑T)‑qs2(t),
表示r2的导数;
表示Js2的转置;步骤4:以步骤2设计的主手控制器设计和步骤3设计的从手控制器控制双臂遥操作运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1846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