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6009.7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1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龙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兴明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637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从辣木种植园地选择及土壤条件、苗木繁育、辣木栽培、辣木的灌溉排水、辣木综合配套管理技术这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得到完整的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利用该技术种植出的辣木生长旺盛、产量高,值得在川东北地区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川东 北辣木 种植 技术 | ||
【主权项】:
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辣木种植园地选择及土壤条件,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选择:砂壤土占60~70%、粘土占15~20%、腐殖质占5~10%的土壤;(2)宜林地的选择:造林地选择向阳透气、滤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山地选择坡向东西向,坡度在15~25度;日照不少于1000小时;(3)渗透性:渗透性在100~150毫米/小时,且100厘米深的土壤层中不能有不渗透水层;(4)pH值:土壤pH值为7~8之间;(5)碳酸钙:宜林地土壤要求碳酸钙含量大于1%;(6)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指标为2.0~2.4%,土壤全氮含量0.12%以上;(7)氮土壤速效氮平均7.6mg/100g以上;(8)磷在0.1~3.5mg/100g之间;钾在11~28mg/100g之间;钙在7.0~38.0mg/100g之间;土壤交换性镁不低于2.6mg/100g;二、苗木繁育辣木种苗采用营养杯育苗和枝条扦插繁殖;三、辣木栽培措施1、园地规划:对已确定为辣木的建园土地,要进行系统规划;2、整地:栽植前要全面清除园中的杂草和有害的残存物,对土壤全面深翻30厘米;整好地后按厢宽100~120厘米,沟深30厘米做厢;3、施基肥,栽植辣木前要施基肥,按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磷肥100公斤,钾肥100公斤,酸性土壤要加施50公斤石灰;栽植时将肥料与表土拌均匀填入植穴内,回填深度15厘米;4、栽植时间:在夏季栽植,按1.5米做厢,栽植密度为0.4×0.4米,每亩种植株数为900~1000株,进行矮化密植栽植;四、辣木的灌溉排水1、灌溉,采用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和滴灌四种灌溉方式中的一种以上;2、排水:对于地势平坦和坡度不大的辣木园,在建园时修筑排水系统,采用暗沟排水或者明沟排水与暗沟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水;五、辣木综合配套管理技术(一)土壤管理及施肥1、林间土壤管理:每年结合除草对林间土壤深翻3~4次,保持土壤疏松;2、扩穴:在辣木定植后每年冬季进行一次扩穴工作,扩穴深度20~30厘米,扩穴范围在定植坑外为20厘米;3、松土除草:每年在园内进行3~4次松土除草,小树松土深度不超过5厘米,成年树松土深度10~15厘米,松土范围距离树干15~20厘米;4、施肥:厩肥1000~1500公斤/亩,磷肥100~150公斤/亩,尿素30~40公斤/亩,石灰30~40公斤/亩;肥料与表层土壤拌均匀施入扩穴沟内,复土盖严;(二)整形修剪从7~10月开始,每月修剪一次;(三)病虫害防治针对辣木所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对症喷药,保持辣木的正常生长;(四)保温越冬每年10月上旬,当大气温度低于15摄氏度后,利用晴朗天气对辣木园进行松土、除草、晒地,并对辣木树进行年内的最后一次修剪,植株高度在20~30公分;按栽植时的窄厢深沟进行开沟垒厢,清除地内杂草和晒地,待园内土壤干燥后,用树枝或竹块起拱,再用双色双膜覆盖,里层用白色,外层用黑色;之后,利用晴好天气,对辣木地一月一次进行揭膜、晒地、除草,并重新盖好塑料薄膜,注意防冻;待次年4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6摄氏度后,要将第二层黑色薄膜揭去,确保阳光照射,促进辣木萌芽生长;5月上旬揭去第二层白色薄膜,并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灌溉,确保辣木旺盛生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兴明,未经龙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6600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生玉米间作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生生物功能群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