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谐振特性的多晶硅薄膜热膨胀系数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4683.9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4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韵;陈嘉琪;郭洁;王娴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16 | 分类号: | G01N2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振特性的多晶硅薄膜热膨胀系数提取方法,基于第一双端固支梁、第二双端固支梁和悬臂梁的测试结构,三者宽度和厚度均相同,仅长度不同,该方法利用直流电流对双端固支梁进行加热,通过测量加热过程中双端固支梁的瞬态电阻特性,加热前后双端固支梁的机械谐振特性,以及悬臂梁在常温下的机械谐振特性,计算得到多晶硅薄膜的热膨胀系数。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方法操作方便,测试结构简单,测量结果准确,无需真空环境,可测量不同温度下的多晶硅薄膜热膨胀系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谐振 特性 多晶 薄膜 热膨胀 系数 提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谐振特性的多晶硅薄膜热膨胀系数提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双端固支梁、第二双端固支梁和悬臂梁三个独立测试结构,其中第一双端固支梁、第二双端固支梁和悬臂梁由相同的多晶硅薄膜材料制成,三者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宽度均为w、厚度均为h;基于以上三者提取热膨胀系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悬臂梁在常温下的一阶机械谐振频率fc;步骤二,测量第一双端固支梁在常温下的一阶机械谐振频率f0,获得其初始残余应变ε0;步骤三,测量常温下第一双端固支梁的电阻R0,对第一双端固支梁施加恒定电流I1进行加热,测量加热过程中第一双端固支梁随时间t而变化的瞬态电阻特性R1(t);步骤四,保持恒定电流I1不变,当第一双端固支梁达到热稳态时,测量此时第一双端固支梁的一阶机械谐振频率f1;基于在热稳态时,第一双端固支梁是平坦或屈曲不同状态,获得不同状态下对应的残余应变ε1,步骤五,对第二双端固支梁施加相同的恒定电流I1进行加热,测量加热过程中第二双端固支梁随时间t而变化的瞬态电阻特性R2(t);基于测量得到的R1(t)和R2(t),计算获得第一双端固支梁加热前后产生的温度变化ΔT;步骤六,多晶硅薄膜的热膨胀系数αT可以表示为:
利用步骤一至五测量得到的fc、f0、f1、R0、R1(t)和R2(t),由以下公式计算提取出温度T所对应的多晶硅薄膜的热膨胀系数αT;
其中,ξ为多晶硅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D1、τ1和τ2的值可以通过对R1(t)和R2(t)分别进行指数拟合而得到,温度T是热稳态时平均温度,对应的温度T由以下公式得到:
其中,T0为室温;步骤七,分别采用多种不同的恒定电流I2~In,重复步骤三至六,得到不同温度下的多晶硅薄膜热膨胀系数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2468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自燃点试验仪
- 下一篇: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性的快速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