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纳米微球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9086.9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01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媛媛;马洪敏;魏琴;张勇;吴丹;范大伟;胡丽华;庞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纳米微球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掺杂到Nafion膜中来固定三联吡啶钌,作为发光材料。采用简单方法制备的仿生聚多巴胺纳米微球可以猝灭三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此外聚多巴胺纳米微球还有丰富的氨基官能团,可连接抗体作为二抗标记物,构成夹心型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实现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巴胺 纳米 化学 发光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纳米微球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聚多巴胺纳米微球二抗标记物溶液的制备80~120 mg盐酸多巴胺加入到80~120 mL pH = 8.8的Tris缓冲溶液与30~70 mL异丙醇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避光反应24 h,将产品离心分离并用超纯水洗涤三次,之后将产物分散到5 mL超纯水中;在990 μL、100 μg/mL的抗体溶液中加入新鲜配制的5 μL、8 mg/mL EDC溶液和5 μL 22 mg/mL NHS溶液,室温下震荡15 min,之后加入1 mL聚多巴胺纳米微球,在4℃下震荡12 h,用超纯水离心洗涤三次,得到聚多巴胺纳米微球二抗标记物溶液;(2)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①将直径4 mm的玻碳电极依次用1.0 μm、0.3 μm、0.05 μm氧化铝抛光粉依次做抛光处理,用超纯水冲洗干净;②滴涂6 μL、0.3~0.7 mg/mL的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Nafion溶液至电极表面,将电极浸入1 mM的三联吡啶钌溶液30 min,用超纯水冲洗电极表面;③滴加6 µL、5~10 µg/mL的抗体溶液,4℃冰箱中晾干后用超纯水冲洗电极表面;④滴加3 µL质量分数为1%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4℃冰箱中晾干后用超纯水冲洗电极表面;⑤滴加6 µL、0.0001~20 ng/mL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溶液,4℃冰箱中晾干后用超纯水冲洗电极表面;⑥将电极浸入聚多巴胺纳米微球二抗标记物溶液2~6 h,置于4℃冰箱中晾干后用超纯水冲洗电极表面,制得聚多巴胺纳米微球构建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0908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