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泵站反馈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97858.1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7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生;蔡峥;王秀礼;付强;卢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F04D15/00;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田玉菲 |
地址: | 212001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专利涉及自动检测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水泵站反馈控制系统,整个系统包含:污水检测控制部分控制不同工作模式下泵组的工作,泵‑泵转速控制部分调控各工作模式下泵组的泵转速,污水池水位反馈控制部分控制排污泵组并联备用泵的运行,泵的气蚀防护反馈控制部分控制降低气蚀空化现象对泵工作的影响。针对排污泵站在自动化的规范、标准、自动控制系统和故障自诊断技术上等问题,建立独立且功能完善的自动化反馈控制系统,改进排污泵站的监测和控制的自动化功能,提高污水泵站运行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泵站 反馈 控制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污水泵站反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池(1)、污水集中池(9)和污水池(1)、污水集中池(9)之间的支路一和支路二;支路一上由控制阀门Ⅰ(16)、漩涡式叶轮排污泵Ⅰ(2)和第一泵组串联而成;所述第一泵组为漩涡式叶轮排污泵Ⅱ(3)和备用泵组Ⅰ的并联单元;所述备用泵组Ⅰ为控制阀门Ⅳ(19)与漩涡式叶轮排污泵Ⅲ(4)的串联单元;支路二上由控制阀门Ⅱ(17)、然后与第二泵组和备用泵组Ⅱ的并联单元连接,最后与出口调节阀(8)连接;所述第二泵组为流道式叶轮排污泵Ⅰ(5)和流道式叶轮排污泵Ⅱ(6)的串联单元;所述备用泵组Ⅱ为控制阀门Ⅲ(18)和流道式叶轮排污泵Ⅲ(7)的串联单元;控制阀门Ⅰ(16)、控制阀门Ⅱ(17)、控制阀门Ⅲ(18)和控制阀门Ⅳ(19)默认关闭;污水池(1)设有污水检测控制部分(10),所述污水检测控制部分(10)与漩涡式叶轮排污泵Ⅰ(2)、流道式叶轮排污泵Ⅰ(5)、控制阀门Ⅰ(16)、控制阀门Ⅱ(17)均为电性连接;污水池(1)出口处设有污水池水位反馈控制部分(11),所述污水池水位反馈控制部分(11)与漩涡式叶轮排污泵Ⅰ(2)、控制阀门Ⅳ(19)、漩涡式叶轮排污泵Ⅲ(4)均为电性连接;漩涡式叶轮排污泵Ⅰ(2)上设有泵‑泵转速控制部分Ⅰ(12),所述泵‑泵转速控制部分Ⅰ(12)与漩涡式叶轮排污泵Ⅱ(3)电性连接;流道式叶轮排污泵Ⅰ(5)上设有泵‑泵转速控制部分Ⅱ(14),所述泵‑泵转速控制部分Ⅱ(14)与流道式叶轮排污泵Ⅱ(6)电性连接;出口调节阀(8)上设有气蚀防护反馈控制部分Ⅰ(13),所述气蚀防护反馈控制部分Ⅰ(13)与流道式叶轮排污泵Ⅰ(5)电性连接;出口调节阀(8)上设有气蚀防护反馈控制部分Ⅱ(15),气蚀防护反馈控制部分Ⅱ(15)与控制阀门Ⅲ(18)、流道式叶轮排污泵Ⅲ(7)均为电性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未经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9785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防止地铁基坑内潜水排污泵堵塞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