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崖壁的绿化防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5312.8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1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杜小姣;上官秀丰;戚海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日昇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崖壁防护方法,具体是一种崖壁的绿化防护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崖壁防护方法不利于保护和改善人文生态环境的问题。一种崖壁的绿化防护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a.选取原木段,并将原木段浸泡于水中;b.清除原木段侧面的杂质,并在原木段侧面均匀涂抹防腐材料;c.在原木段侧面钻设N个扦插孔和N个通气孔;d.在各个扦插孔内扦插藤本植物的枝条;e.制作一个滴灌液产生装置;f.将原木段横向贴附固定于崖壁上,并保证各个扦插孔的孔口朝上;然后,在原木段的上方设置滴灌管,并保证滴灌管的各个滴孔与各个扦插孔的孔口相互正对。本发明适用于崖壁防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崖壁 绿化 防护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崖壁的绿化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a.选取原木段,并将原木段浸泡于水中;待原木段的木质部完全湿润后,将原木段从水中捞出;b.清除原木段侧面的杂质,并在原木段侧面均匀涂抹防腐材料,然后在原木段侧面缠裹塑料带,由此防止原木段中的水分蒸发;c.在原木段侧面钻设N个扦插孔和N个通气孔,N为正整数;各个扦插孔沿原木段的轴线等距排列,且各个扦插孔的孔底均深入至原木段的髓心部;各个通气孔一一对应地位于各个扦插孔的旁边;d.在各个扦插孔内扦插藤本植物的枝条,并在各个扦插孔内接种菌类,然后用砂土封堵各个扦插孔的孔口;e.制作一个滴灌液产生装置;该滴灌液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圆柱形筒体(1)、第一过滤网(2)、第一倒圆台形筒体(3)、第二倒圆台形筒体(4)、第二圆柱形筒体(5)、第二过滤网(6)、第三圆柱形筒体(7);其中,第一圆柱形筒体(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敞口;第一过滤网(2)嵌装于第一圆柱形筒体(1)的下端敞口内;第一倒圆台形筒体(3)的上端设有敞口、下端设有端壁;第一倒圆台形筒体(3)的侧壁中部贯通开设有若干个溢水孔(8);第一倒圆台形筒体(3)放置于第一过滤网(2)的上表面;第二倒圆台形筒体(4)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敞口;第二倒圆台形筒体(4)的上端敞口与第一圆柱形筒体(1)的下端敞口连接在一起;第二圆柱形筒体(5)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敞口;第二圆柱形筒体(5)的上端敞口与第二倒圆台形筒体(4)的下端敞口连接在一起;第二过滤网(6)嵌装于第二圆柱形筒体(5)的下端敞口内;第三圆柱形筒体(7)的上端设有敞口、下端设有端壁;第三圆柱形筒体(7)的下端端壁和侧壁均为网格结构;第三圆柱形筒体(7)放置于第二过滤网(6)的上表面;第三圆柱形筒体(7)的内腔填充有营养颗粒(9);f.将原木段横向贴附固定于崖壁上,并保证各个扦插孔的孔口朝上;然后,在原木段的上方设置滴灌管,并保证滴灌管的各个滴孔与各个扦插孔的孔口相互正对;然后,将滴灌管的管口与第二圆柱形筒体(5)的下端敞口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第一圆柱形筒体(1)收集雨水;雨水在第一圆柱形筒体(1)的内腔逐渐沉淀,且水位逐渐上升;当雨水的水位上升至溢水孔(8)的高度时,雨水经各个溢水孔(8)溢流至第一过滤网(2),并经第一过滤网(2)过滤后流动至第二倒圆台形筒体(4)的内腔,然后经第二倒圆台形筒体(4)导流后流动至第三圆柱形筒体(7)的内腔,由此冲刷营养颗粒(9)并形成滴灌液;滴灌液经第二过滤网(6)过滤后流动至滴灌管内,由此通过各个滴孔滴落至各个扦插孔内;在滴灌液的滋养作用和菌类的分解作用下,藤本植物的枝条贴附着崖壁进行生长,由此实现崖壁的绿化防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日昇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日昇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6531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