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人工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2764.4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4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张忠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云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11469 | 代理人: | 刘守宪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人工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寄主蝠蛾属虫蛹的采集自3500~5000米的高寒地区灌木、草甸之中;在人工搭建大棚内进行消毒处理;移入培养床在环境温度为14~20℃、湿度75%~95%、有散射光线的条件下羽化;收集羽化成蛾至配种箱交尾、产卵。本方法可以将蛾蛹的羽化率提高到80%以上,避免了自然环境中气候变化大、自然天敌多等不利因素,使人工条件下的蛹虫羽化率远高于自然环境下的40~50%羽化率,大大提高了产卵量,为蝙蝠蛾属种群数量的增加,提供了帮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冬虫夏草 寄主 昆虫 人工 培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人工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青海玉树、四川小金3500‑5000米高山草甸采集鳞翅目昆虫蝙蝠蛾蛹;步骤(2)使用消毒喷剂对蛾蛹进行表面消毒处理,然后再用清水喷洒洗去消毒液残余;步骤(3)移入预先准备好的羽化床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有散射光线照射,定时通风、换气;步骤(4)羽化后的成蛾放入特制的交尾、产卵箱内;步骤(5)在虫卵收集口收集雌蛾产下的卵粒;其中:(1)人工培养所采集蝠蛾蛹均来自青海玉树、四川小金海拔3500米以上的野生斜脉蝙蝠蛾属蛹虫;采收到的蛹要有活力,触碰时,蛹虫尾部会连续扭动,证明此虫健康,活性强;反之,则表明已死亡或活性差,不宜做种;(2)在投入羽化床之前,先对收集到的蛹虫进行雌、雄分类;一般雌蛹体型肥大,尾部钝圆,体长为20‑24mm,体宽4.5‑5.5mm;雄蛹相对瘦小,尾部较尖,体长在17‑19mm,体宽4‑4.5mm;(3)蛹虫投入羽化床之前,先用1/1000浓度的二氧化氯溶液进行体外喷洒消毒,1分钟后,再用无菌水喷洒两到三次,晾干水分后,按雌、雄比例1:1.5的比例摆放到预先准备好的羽化床内;在置于羽化床内的雌、雄蛹虫上面,均匀撒入约1cm厚,经过消毒处理的腐殖土壤覆盖,之后,再均匀喷洒无菌水于土壤表面,保持土壤湿度在75%‑95%之间;所述消毒处理的腐殖土的方法为高温蒸馏1h‑3h,在照度不小于10000lux/m2的阳光下暴晒至少2‑3天;(4)蛾蛹在羽化床内羽化,保证其温度在15‑20℃之间;湿度在75%‑95%一定范围内变化,可控,杜绝了自然天敌的捕食、伤害;羽化床采用长、宽、高600×400×300mm塑料箱体,内置约200mm经消毒处理、采用100目筛过滤的腐殖土壤,土壤表面均匀分布直径8×50mm的孔径,以备蛹虫的安置,土壤pH6.5左右;(5)在特制的交尾、产卵箱内,设置去叶的野生灌木干枝,利于雌蛾攀爬栖息,使雌蛾可以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提高卵的受精机率,在配种、产卵室中,要有人工光源,光照度在150‑300Lux之间即可;交尾、产卵箱采用钢架结构焊接而成,长、宽、高为1000×1000×800mm,六个外表面包覆100目金属纱网,箱体顶部开150×150mm活动天窗,箱体底部为圆锥形向下凸起,锥口直径为150mm;交尾、产卵箱外悬挂15W的人工光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云,未经王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4276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捞取大鲵的养殖池
- 下一篇:一种蚂蜂交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