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0447.9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2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漆祎鸣;胡予;任卫英;陆逸;沈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价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长径小于30μm的骨粉固定于细胞培养板的底面,通过对培养前后定点照片的光密度分析,比较培养前后细胞培养板的透光度,从而反映细胞培养板内骨粉被吸收的程度,以评价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本发明的方法更加简便,克服了破骨细胞选择性吸附的问题,结果更加稳定、可靠,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在破骨细胞溶骨活性检测相关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破骨细胞 细胞培养板 骨吸收 骨粉 选择性吸附 活性检测 密度分析 灵敏度 透光度 底面 溶骨 吸收 应用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评价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将长径小于30μm的骨粉固定于细胞培养板的底面,通过对培养前后定点照片的光密度分析,比较培养前后细胞培养板的透光度,从而反映细胞培养板内骨粉被吸收的程度,以评价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板:将长径小于30μm的骨粉进行灭菌,加入酒精溶液制成骨粉混悬液,充分混匀后滴加至细胞培养板的孔中,然后将加好的细胞培养板晾干,再向孔内加入丙酮,所述丙酮的加入量与孔底面积的比例为(10‑30)μl:1.75cm2,滴入丙酮后迅速翻转细胞培养板,1‑10min之内在孔底做标记,待孔底完全凝固后用蒸馏水冲洗,将未固定在孔底的骨粉冲洗干净,晾干;b)培养前拍照:用显微镜于标记位置拍照,同时选取一个不做任何处理的孔作为校正孔进行拍照,以用于校正培养后拍照时因显微镜参数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c)细胞的接种和培养:在上述细胞培养板内进行细胞的培养,接种浓度为(0.5‑1.5)*105个/ml,培养时间为8‑14d;d)培养后拍照:培养结束后除去细胞及残留核酸,待细胞培养板晾干后再次对标记位置和校正孔进行拍照;e)照片对比:对培养前后两次照片进行光密度分析,比较细胞培养前后细胞培养板的透光度,从而反映细胞培养板的孔内骨粉被吸收的程度;所述酒精溶液的体积浓度为70%‑90%,所述骨粉混悬液的浓度在2.5mg/ml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4044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