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变角度条件下渗透破坏规律的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24338.8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26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14 |
发明(设计)人: | 梁越;张强;刘楠楠;刘明维;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4 | 分类号: | G01N1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测试变角度条件下渗透破坏规律的装置及试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试样装载系统、前支架、后支架、上游水头施加系统、测压系统和固液分离称量系统。通过室内模型试验进行土体渗流试验,根据不同的渗流方向条件下土体的管涌规律与破坏规律,测定在管涌过程中渗流方向对土体相变临界条件、相变速率的影响以及对土体变形规律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角度 条件下 渗透 破坏 规律 装置 试验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测试变角度条件下渗透破坏规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样装载系统、前支架(2)、后支架(3)、上游水头施加系统(4)、测压系统(5)和固液分离称量系统。所述试样装载系统包括所述有机玻璃套筒(101)、顶板(1011)、上隔板(1012)、下隔板(1013)、底板(1014)、气缸(102)、下缓冲区(B)、试样筒(104)和上缓冲区(A);所述试样筒(104)、下缓冲区(B)、上缓冲区(A)和气缸(102)位于有机玻璃套筒(101)内部;所述有机玻璃套筒(101)的两端采用顶板(1011)和底板(1014)封堵;所述上缓冲区(A)包括一个空心圆柱II(105);所述空心圆柱II(105)一端敞口、一端封闭;所述空心圆柱II(105)的封闭端与顶板(1011)接触;所述空心圆柱II(105)的敞口端面向试样筒(104);所述下缓冲区(B)包括一个空心圆柱I(103);所述空心圆柱I(103)一端敞口、另一端为多孔板;所述空心圆柱I(103)的敞口端面向试样筒(104);试验时,所述试样筒(104)内部的试样区(1041)装入试样;所述空心圆柱I(103)和空心圆柱II(105)内部填充卵砾石;试样的两端均与卵砾石接触;所述隔板I(1012)固定在试样筒(104)和气缸(102)之间;所述气缸(102)的固定端与底板(1014)接触;所述气缸(102)的伸缩端连接传动轴(1021);所述传动轴(1021)穿过隔板I(1012)中央的通孔后,连接铝块(1022);所述铝块(1022)与空心圆柱II(105)的多孔板接触;所述前支架(2)和后支架(3)分别位于试样装载系统的两侧;所述前支架(2)包括底座I(201)和立柱I(202);所述立柱I(20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I(201)的上表面;所述立柱I(202)上开有滑槽(2021);所述后支架(3)包括底座II(301)和立柱II(302);所述立柱II(302)的的下端固定在底座II(301)的上表面;所述顶板(1011)和底板(1014)上均具有销孔;通过锁紧销I(2031),将顶板(1011)上的销孔和滑槽(2021)连接;通过锁紧销II(2021),将底板(1014)上的销孔和立柱II(302)上的销孔连接;所述上游水头施加系统(4)包括水箱(401)和管道I(402);所述管道I(402)一端连接在水箱(401)的底部、另一端穿入有机玻璃套筒(101)并连接套管I(106);所述套管I(106)穿过隔板I(1012);所述测压系统(5)包括若干根测压管;这些测压管的一端均从有机玻璃套筒(101)的外部,且测压管外侧包有一层过水透砂网,穿入到试样区(1041)中;所述固液分离称量系统包括外桶(601)、集砂桶(602)、称量装置I(6021)、集水桶(603)和称量装置II(6031);所述外桶(601)的侧壁开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位于出水孔的下方;所述集砂桶(602)悬挂在固体称量装置(6021)下方;所述集砂桶(602)位于所述外桶(601)内部;所述集砂桶(602)的侧壁开有进水孔;所述集砂桶(602)上端敞口、下端由滤网封闭;管道II(603)的一端依次穿过外桶(601)和集砂桶(602)的进水孔、管道II(603)的另一端与套管II(107)连接;所述套管II(107)的一端从有机玻璃套筒(101)的外部穿入到空心圆柱II(105)中;所述集水桶(603)悬挂在流体称量装置(6031)下方;所述集砂桶(602)位于所述外桶(601)外部;所述外桶(601)的出水孔中流出的液体流入集水桶(603)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2433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