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解大奇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0083.8 | 申请日: | 201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5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分解大奇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叉树的方式选取被除数范围,将被除数范围内的二叉树分解成子二叉树,分配给多台计算机或计算单元进行并行计算,来获得该大整数的因数。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易于缩小搜索范围、加快大整数分解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解 奇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分解大奇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先将大整数分解成大奇数m,如果大整数是大奇数m,则直接进入大奇数m的分解,大奇数m的分解是这样实现的,先确定大奇数m在二叉树T中的位置,二叉树T是从最顶端的结点3开始,依据奇数由小到大,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分布在二叉树T上,即3为二叉树T最顶的结点,3往下分成二叉,左叉是5,右叉是7,5和7分别向下分成二叉,5和7成为向下分成二叉的根结点,5的左叉是9,右叉是11,7的左叉是13,右叉是15,这样一直分叉下去,从而形成二叉树T,二叉树T从最顶的3开始,从上往下形成多层结点层L,0≤L,每层有2L个奇数,第L层的第P个数的大小是:2×2L+1+2×(P‑1),1≤P ≤2L,大奇数m在二叉树T中的层数是K=‑1,然后,将大奇数m与二叉树T中取整的K/2层及其以上层数中的奇数进行相除,若不能除尽m,则该大奇数m是素数,若能除尽,则该数奇数是大奇数m的因数.相除运算采用多台计算机或计算单元同时进行,即将二叉树T中K/2层及其以上层数中的奇数分成原二叉树T的数个子二叉树Tn,具体是:先确定子二叉树Tn的的层高h0,0≤h0,依据层高h0将二叉树T之K/2层及其以上层的全部奇数分成数层子二叉树树组,每层子二叉树树组由D个子二叉树Tn组成,D=2(S×(h0+1)),0≤S,下层子二叉树树组中的子二叉树Tn最顶端的结点是上层子二叉树树组中的子二叉树Tn底部结点的其中一个,然后,将数个子二叉树Tn有机地分配给数台计算机或计算单元同时进行大奇数m与子二叉树Tn中的奇数进行相除,以获得大奇数m的因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2008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