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杆菌介导的蝉拟青霉菌的基因转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820055.6 申请日: 2016-09-13
公开(公告)号: CN106367360A 公开(公告)日: 2017-02-01
发明(设计)人: 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 李伟
主分类号: C12N1/15 分类号: C12N1/15;C12N15/81;C12R1/80
代理公司: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15 代理人: 奚胜元,奚晓宁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杆菌介导的蝉拟青霉菌的基因转化方法。一种农杆菌介导的蝉拟青霉基因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的分生孢子;(2)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载体转化到农杆菌中;(3)将步骤(2)得到的含有质粒载体的农杆菌与步骤(1)中恢复培养后的分生孢子混合,于诱导平板上共培养后转移到筛选平板上培养,获得潜在转化子;(4)确认潜在转化子的基因组中是否含有所述目的基因,从而获得遗传稳定的转化子。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杆菌 青霉 基因 转化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蝉拟青霉菌基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PDA培养基上23℃‑28℃培养蝉拟青霉菌5‑7天,使其大量产孢;(2)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载体转化到农杆菌中;用冻融法将质粒转化到农杆菌中:① 将农杆菌菌株AGL1在LB平板上划线活化,28℃培养2天;然后将1个单菌落转到5mL LB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过夜;② 将2mL上述培养液转移到装有50mL的 LB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28℃振荡培养6小时,测定其吸光度,当OD600 =0.5~1.0时停止培养;③ 将培养好的菌液放置在冰上,然后转移到50mL离心管中,在 4℃条件下,3 000g离心5min;④ 弃去上清液,沉淀用1mL预冷的20 mM CaCl2溶液悬浮,分装到预冷的1.5 mL离心管中,每管0.1mL;⑤ 取4µL 的pTEGG质粒(0.25µg/µL)加入到含有0.1mL农杆菌的1.5 mL离心管中,盖好盖子,轻轻混匀,然后迅速放到液氮中冷冻;⑥ 取出1.5 mL离心管,置于37℃水浴中保温5min,解冻;⑦ 在1.5 mL离心管中加入1mL的 LB培养液, 28℃下,100rpm轻摇培养2~4h;⑧ 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12000rpm离心2min,弃去1mL培养液,然后将沉淀悬浮,涂布于含有50µg/mL卡那霉素的LB平板上,正面放置30min,待菌液完全被培养基吸收后,倒置培养皿,28℃培养2~4天;(3)将步骤(2)得到的含有质粒载体的农杆菌与步骤(1)中培养得到的分生孢子混合,于诱导平板上共培养后转移到筛选平板上培养,获得潜在转化子;① 从新鲜培养的LB平板(含50µg/mL卡那霉素)上挑选农杆菌单菌落接种于5mL LB液体培养基(含50µg/mL卡那霉素)中,200 r/min,28℃过夜培养;② 第二天,取400µL培养液转移到5mL含50g/mL卡那霉素的诱导液体培养基(AIM)中,OD600值约0.15,28℃培养5~6个小时,使菌液的OD600达到0.5~0.6;③同时将蝉拟青霉菌株PC‑1的分生孢子浓度调整好(107个/mL);④ 将100mL的IM固体培养基融化后,在室温冷却到50℃,然后加入乙酰丁香酮储备液200µL,卡那霉素储备液100µL,轻轻摇动混匀后,倒入6cm一次性塑料培养皿中,制成诱导平板;待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凝固后,将一张直径5cm的灭菌纤维素膜覆盖在培养基表面;⑤ 取100µL培养好的农杆菌AGL‑1(含载体)菌液和100µL转化材料混合,混合液均匀涂于诱导平板上的硝酸纤维素膜表面,22℃共培养48h;⑥ 将100mL的PDA固体培养基融化后,在室温冷却到50℃,然后加入乙酰丁香酮储备液200µL,头孢霉素储备液100µL,链霉素储备液100µL,卡那霉素储备液100µL,G418储备液350µL,轻轻摇动混匀后,倒入6cm一次性塑料培养皿中,制成筛选平板;将诱导平板上的硝酸纤维素膜切成约0.5cm的条带,转移到筛选平板上,条带之间相隔约0.5cm ,置于在28℃培养7天,可以见到有菌丝长到硝酸纤维素膜条带之间的培养基上;⑦ 挑取长出的菌丝,转移到含有360µg/mL的G418的PDA平板上,28℃培养5天,确认是否转化成功,如果能够生长,可确认转化成功;(4)确认潜在转化子的基因组中是否含有所述目的基因,从而获得遗传稳定的转化子;1)从获得的转化子中随机挑选了6个转化子,在PDA培养基平板上28℃转接培养5次,然后再转接在含有360µg/mL的G418的PDA平板上,28℃培养5天,结果这6个转化子都可以生长,说明转化子的遗传稳定性好,转入的抗性基因稳定存在;2)绿色荧光检测将以上随机选择的6个转化子接种在PDA平板上,28℃培养5天;用挑针挑取少量菌丝,置于载玻片上,制成观察玻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打开紫外光(450~490nm),观察绿色荧光;结果发现这6个转化子的菌丝都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外源基因转化后可以进行稳定表达;3)PCR检测① 将随机挑选的6个转化子菌株在PDA平板上25oC生长7天后,用牙签刮取平板上的菌丝,放入已灭菌的含有300µL提取缓冲液的1.5mL离心管中;提取缓冲液:1M KCl, 100mM Tris‑HCl, 10mM EDTA,pH=8.0;② 用电磨机将挑取的菌丝磨碎,然后再加入300μL提取缓冲液,剧烈震荡2 min;③ 10000 rpm离心10min;④ 吸取上清至另一离心管中,弃沉淀;⑤ 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分析纯),沉淀核酸,轻轻颠倒混匀数次后,12000 rpm离心10min;⑥ 轻轻倒去上清液,在吸水纸上排干水分;⑦ 加入300µL 70% 乙醇,轻轻颠倒混匀数次后,12000 rpm离心2min;⑧ 轻轻倒去上清液,在吸水纸上吸干水分,置于37℃下15min,使乙醇充分挥发;⑨ 用50µL ddH2O重悬沉淀,得到各转化子的基因组DNA,浓度达到30ng/µL;⑩以各转化子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利用引物Pgpd‑u/ G418d进行PCR扩增;PCR扩增反应在朗基MG96G型PCR仪上进行,其中,PCR反应体系(50µL):上下游引物各2µM, dNTPs 200µM,Mg2+ 1.5mM,10 ×PCR buffer 5µL,模版DNA 2μL,Taq 酶2U;PCR反应条件:94℃ 预变性2min,然后35个循环包括:94℃ 变性30sec,60℃ 退火40sec,72℃ 延伸1.5 min;最后72℃ 后延伸10min;PCR反应结束后,PCR产物经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发现这6个转化子中都出现了约1.4kb的电泳条带,说明抗G418基因稳定整合到蝉拟青霉的基因组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未经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2005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