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肋骨结构特征缺损的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制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9473.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0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珍;张彬;李克义;王大伟;王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市人民医院;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24 | 分类号: | A61L27/24;A61L27/12;A61L27/40;A61L27/56;B29C69/02;B29C43/02;B29C43/36;B29C3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周娇娇 |
地址: | 25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肋骨结构特征缺损的修复材料,所述修复材料包括内部的疏松层以及外部的致密层;所述致密层采用矿化胶原粉体冷压成型,密度为1.5~1.9g/cm3;所述疏松层由填充在所述致密层内部的矿化胶原溶液冷冻干燥而成,密度为0.15~0.4g/cm3。本发明采用矿化胶原粉体冷压成型制成致密层,并在内部填充矿化胶原溶液冷冻干燥制成疏松层,该双层结构的肋骨修复材料与肋骨缺损部位的结构和外形相似,降解速率与肋骨的愈合时间相匹配,且力学性能也能符合肋骨部位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肋骨 结构 特征 缺损 修复 材料 制备 方法 制造 模具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肋骨结构特征缺损的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矿化胶原粉体和矿化胶原溶液;该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S1‑1、将胶原溶于盐酸、硝酸或醋酸中的任何一种,配制成胶原的酸溶液,其中胶原浓度为5.0×10‑5~5.0×10‑3g/mL;步骤S1‑2、持续搅拌步骤S1‑1所得溶液,缓慢滴加含钙离子的溶液,钙离子的加入量为每克胶原对应加入钙离子0.4~0.8mol;步骤S1‑3、持续搅拌步骤S1‑2所得溶液,缓慢滴加含磷酸根离子的溶液,磷酸根离子的加入量与步骤S1‑2中钙离子加入量的摩尔比为Ca/P=1/1~2/1;步骤S1‑4、持续搅拌步骤S1‑3所得溶液,缓慢滴加NaOH溶液至混合体系pH=6~8,当pH=5~6时,混合体系开始出现沉淀,当pH=7时,混合体系出现白色悬浊液;步骤S1‑5、将步骤S1‑4所得混合体系静置24~120小时,分离出沉淀并洗去杂质离子,随后进行冷冻干燥,研磨后获得仿生矿化胶原粉;步骤S1‑6、在步骤S1‑5所得仿生矿化胶原粉中加入钙磷盐颗粒,其中仿生矿化胶原粉与钙磷盐的质量比为2:1~3:1,将上述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得到用于制备致密层的矿化胶原粉体;步骤S1‑7、在步骤S1‑5所得仿生矿化胶原粉中加入钙磷盐颗粒,其中仿生矿化胶原粉与钙磷盐的质量比为4:1~5:1,将上述混合物分散在水中搅拌24~72小时,用真空泵抽真空,以排出混合溶液中的气泡,得到用于制备疏松层的矿化胶原溶液;S2、将矿化胶原粉体冷压成型为中空的弧形条状,以制备致密层;该步骤S2具体为:在制造模具中加入矿化胶原粉体,向制造模具施加压力,使施加在矿化胶原粉体上的压强达到400~600MPa,保压400~600秒,得到致密层;所述制造模具呈弧形,且包括:成型模(3)、底座(4)和压柱(5),所述底座(4)上具有型芯(41),所述成型模(3)与底座(4)合模后形成一用于容纳矿化胶原粉体的型腔(31),所述压柱(5)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型腔(31)的截面形状一致,用于压入所述型腔(31)中对矿化胶原粉体进行施压;S3、在所述致密层内部灌注所述矿化胶原溶液,通过冷冻干燥形成疏松层,得到所述用于肋骨结构特征缺损的修复材料;所述修复材料呈弧形条状,圆弧角度为7°~18°,修复材料的长度为1~100mm,宽度为5~20mm,厚度为1~6mm;所述修复材料的致密层和疏松层的横截面为同中心的两个椭圆形,外部椭圆形的长半轴为2.5~10mm,短半轴为0.5~3mm;内部椭圆形的长半轴为1.2~6mm,短半轴为0.3~1.6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市人民医院;清华大学,未经聊城市人民医院;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7947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