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扭矩加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58540.5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8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思阳;邢俊;谭叶林;赵宗坚;张帆;林红军;王丹阳;张功让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银捷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1 | 分类号: | G01M13/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崔艳姣 |
地址: | 112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矩加载器,包括转子系统、上壳体、底座、供油管,所述转子系统包括输入轴、输出轴、连接装置、轴附件,输入轴左端面设置有扭矩加载齿、相邻扭矩加载齿之间设置有注油孔所述输出轴右端面设置有内齿加载齿、相邻内齿加载齿之间形成的腔体为扭矩加载油腔,扭矩加载齿与内齿加载齿相互配合连接,液压油从注油孔进入扭矩加载油腔,扭矩加载油腔内的液压油推动扭矩加载齿与内齿加载齿相对转动,从而使得输入轴与输出轴产生相对转角、实现扭矩加载。本发明填补了国内对航空航天高速旋转齿轮强度试验装置研究成果的空白,提供了一种能够满足航空航天高速旋转齿轮在高速旋转的状态下进行扭矩加载的扭矩加载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矩 加载 | ||
【主权项】:
1.一种扭矩加载器,包括转子系统、上壳体(29)、底座(31)、供油管(28),上壳体(29)与底座(31)通过螺栓连接,转子系统设置于上壳体(29)与底座(31)内部,供油管(28)设置于上壳体(29)与底座(31)外侧,所述转子系统包括输入轴(18)、输出轴(3)、连接装置、轴附件,输入轴(18)与输出轴(3)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输入轴(18)中间位置设置有注油腔(14),所述输入轴(18)左端面(1)设置有扭矩加载齿(101),相邻扭矩加载齿(101)之间设置有注油孔(102),所述扭矩加载齿(101)上设有径向间隙片(103),其消除了工作中的泄露间隙;所述输出轴右端面(2)设置有内齿加载齿(202),相邻内齿加载齿(202)之间形成的腔体为扭矩加载油腔(201),扭矩加载齿(101)与内齿加载齿(202)相互配合连接,液压油从注油孔(102)进入扭矩加载油腔(201),扭矩加载油腔(201)内的液压油推动扭矩加载齿(101)与内齿加载齿(202)相对转动,从而使得输入轴(18)与输出轴(3)产生相对转角、实现扭矩加载;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中间环(7)、侧板(8)和螺钉(10),侧板(8)与输入轴(18)配合连接,中间环(7)设置于输出轴(3)与侧板(8)之间,输出轴(3)、中间环(7)、侧板(8)通过螺钉(10)固接;所述轴附件包括前轴承(5)、前轴承座(6)、前喷油嘴组件(26),中间轴承(23)、中间轴承座(11)、中间喷油嘴组件(13),后轴承(20)、后轴承座(21)、后喷油嘴组件(15),密封元件;前轴承(5)选用球轴承,中间轴承(23)选用棒轴承,后轴承(20)选用球轴承;前轴承(5)与输出轴(3)配合安装,实现输出轴(3)的支撑定位;中间轴承(23)、后轴承(20)分别与输入轴(18)配合安装,实现输入轴(18)的支撑定位;前喷油嘴组件(26)、中间喷油嘴组件(13)、后喷油嘴组件(15)分别为前轴承座(6)、中间轴承(23)、后轴承(20)提供润滑油;密封元件包括挡油盘(4)、挡油套(25);所述挡油盘(4)分别与前轴承(5)、后轴承(20)配合安装,实现阻挡液压油从外部流出的功能;挡油套(25)与润滑油注油嘴(17)配合安装便于阻止润滑油泄漏;还包括中间开设有进油孔(19)的定距套(16),定距套(16)设置于中间轴承(23)与后轴承(20)之间,定距套(16)与输入轴(18)配合安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银捷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银捷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5854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