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鳅苗种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57056.0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42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强晓刚;周凤建;余祥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3/00;A23K50/80;A23K10/1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泥鳅苗种培育方法,在泥鳅开口饵料培育池、乌仔培育设施化池塘和苗种培育池塘的协作下完成泥鳅苗种的两级培育;一级培育是将泥鳅水花培育成乌仔,培育时间为1周,泥鳅苗种长至1‑1.2厘米,培育设施为设施化池塘;二级培育是将乌仔大规模培育成苗种,培育时间为4周,泥鳅长至4厘米以上,培育设施为池塘。本发明解决目前泥鳅大规格苗种无法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规模化生产的问题,规模化生产泥鳅大规格苗种,促进泥鳅产业快速发展。 | ||
搜索关键词: | 泥鳅 苗种 培育 方法 | ||
【主权项】:
1.泥鳅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在泥鳅开口饵料培育池、乌仔培育设施化池塘和苗种培育池塘的协作下完成泥鳅苗种的两级培育;一级培育是将泥鳅水花培育成乌仔,培育时间为1周,泥鳅苗种长至1‑1.2厘米,培育设施为乌仔培育设施化池塘;二级培育是将乌仔大规模培育成苗种,培育时间为4周,泥鳅长至4厘米以上,培育设施为苗种培育池塘;其中,泥鳅苗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一级培育(1)饵料生物培育:在泥鳅水花放养前10d,用0.5ppm浓度的二氧化氯溶液对泥鳅开口饵料培育池进行清塘消毒,消毒2天后注水1.5~2.0m,施肥培水,每亩施发酵的鸡肥400kg~500kg,隔1d~2d搅动池底一次;以后每周泼洒2次腐熟发酵的鸡粪肥,每次每亩50kg~100kg;每周泼洒1次EM菌;如果在饵料生物的培育过程中,发现每毫升池水轮虫密度小于40个,则泼洒豆浆进行追肥,即每亩、每米水深1kg干黄豆;(2)池塘要求:乌仔培育设施化池塘设置在透光塑料大棚内,大棚上架设遮阳网;每口池子面积80㎡~120㎡,深50cm~60cm,池子上口进水,下口池底部出水,出水口上插调节水位的PVC管,Pvc管上用电钻打上40~50个直径0.2cm的出水孔,出水孔用60目的筛绢布扎紧;池底自上水口向下水口缓降,降幅为5%~10%;池中设置微孔增氧设施,池子出水口边上开挖一条排水沟渠,排水沟渠是水泥渠或土渠,沟渠底部低于排水口30cm~50cm,便于集苗;(3)鱼苗放养:乌仔培育设施化池塘中每平方米放养泥鳅水花50万尾~60万尾;(4)饵料投喂:投喂人工培育的轮虫,轮虫通过管道从泥鳅开口饵料培育池流入乌仔培育设施化池塘,使每毫升池水轮虫密度大于100个;(5)杀虫:泥鳅水花下池后5d,泼洒硫酸铜溶液使池水呈0.7ppm浓度,以杀灭原虫类寄生虫;(6)集苗:泥鳅水花培育1周后成乌仔,体长至1.2cm左右,即出苗进入大规格的苗种培育阶段;集苗时,将集苗箱架设到排水沟,集苗箱的库管套在排水管上,拔掉乌仔培育设施化池塘中的pvc管,让泥鳅乌仔随池水流入集苗箱;步骤二:二级培育(1)池塘要求:面积1~2亩,池深80cm~100cm,进排水方便的池塘为苗种培育池塘;在池塘上空架设防鸟网,沿塘内四周用网片围起,进出水口用40目的筛绢布过滤;在乌仔下塘前10d,每亩用生石灰75kg化浆全池泼洒彻底清塘;(2)施肥:乌仔下塘前7d,注水50cm,每亩施腐熟发酵的鸡肥400kg~500kg,隔1d~2d搅动池底一次,促使休眠轮虫孢子发育;(3)试水:乌仔入塘前1d,将池水舀进水桶,放入几尾泥鳅乌仔,24h后,如果乌仔一切正常,则放苗,反之,则说明水质不好,池塘需要换水,换水后过几天再试水,直到清塘药物毒力消失,水质变好后,才放苗;(4)拉空网:乌仔入池前1d,用鱼苗网在池塘内拉网2~3次,将池内的有害生物清除出;(5)乌仔放养:去除集苗箱中的杂质,将泥鳅乌仔过数,放入池塘进行大规格的苗种培育阶段,每亩放养乌仔40~50万尾;同一个池塘放养的乌仔应是同一批的,大小整齐,体格健壮;(6)饵料投喂:泥鳅在5cm之前的苗种阶段,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原生动物、枝角类和桡足类;泥鳅在5cm~8cm时,逐渐转向杂食性转变,摄食甲壳类、摇蚊幼虫、水丝蚓、水陆生昆虫及其幼虫、幼螺、蚯蚓,同时还摄食丝状藻、硅藻、植物碎片及种子;因此,在泥鳅的苗种培育过程中,泥鳅在2厘米前,以水体中的轮虫、小型枝角类让泥鳅摄食;当泥鳅长至2厘米后,继续培育适口饵料生物的同时,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符合NY5072;每天投喂粉料2次,上午8:00~9:00,下午5:00~6:00,日投喂量占泥鳅体重的3%~5%;当乌仔下塘20d~25d后,鳅苗长至3cm~4cm,投喂泥鳅苗种配合饲料,饲料符合NY5072,日投喂量占泥鳅体重的4%~5%;当鳅苗长至4cm以上,则养殖同泥鳅成鳅相同;(7)水质管理:池塘水质应符合NY5051水质要求,每隔1周下1次EM菌或光合细菌调节水质;每15d用生石灰全池泼洒1次,使池水呈15ppm浓度;在夏天高温季节,每隔10d换水10~15cm;(8)防病:乌仔下塘1周,用硫酸铜溶解后全池泼洒使池水呈0.7ppm浓度,杀灭水体中的原虫,以后每隔1周用一次硫酸铜;泥鳅苗种很容易得气泡病,因此要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5cm~30cm,如果水色太浓,及时加注新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未经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5705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鲳野生苗种的驯化方法
- 下一篇:生食牡蛎的净化加工工艺